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做好随迁子女上学需深化部门协同

来源:西南商报 2019-04-12 11:32   https://www.yybnet.net/

做好随迁子女上学需深化部门协同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重点任务》)。其中,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是重点任务之一。《重点任务》要求2019年底所有义务教育学校达到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要求,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近年来,为进一步扩大、优化随迁子女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国家修订相关法律,出台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为流动儿童少年更好地、完整地接受基础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国已初步形成了覆盖完整基础教育阶段的、面向随迁子女异地入学和升学的教育政策体系,为整体做好随迁子女的教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和路径遵循。

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随迁子女教育公共服务供给良好。一方面是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态势良好。西南大学评估组的报告显示,“以流入地区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两为主”政策得到了全面落实。2013年和2014年全国随迁子女进入公办学校就学的学生比例始终保持在80%以上。2017年的全国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8.7%,与上年基本持平。另一方面是义务教育后在流入地参加升学考试取得突破性进展。2013年全国26个省份解决了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考的问题;2014年全国28个省份启动实施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改革。

但与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需求、教育期待相比,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和量都还有提升空间。真正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在教育发展面临不平衡不充分的条件下,还需进一步加大部门协同力度。

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显示,“本地升学难”是随迁子女普遍面临的问题,排在农民工认同的在城市上学面临的最难三个问题的第二位,排在首位的是“费用高”,第三位是“孩子没人照顾”。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尽管大多在公办学校就读,特别是农业转移人口的随迁子女主要就读在城乡接合部、相对薄弱的学校。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主要面临“上好学”问题,义务教育后阶段随迁子女更多的则是“好上学”问题。尽管随迁子女大多期待在流入地就读普通高中,但是整体来看,仅有少部分人如愿,在随迁子女较多的一些大城市,这个比例不超过30%。

出现上述这些问题,主要原因仍然是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具体表现为区域、城乡、群体差距。对此,必须进一步扩大随迁子女优质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供给。需要在部门政策协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部门工作的衔接力度。随迁子女教育公共服务供给的系列政策及其实施,涉及发展改革、教育、人社、财政、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工作衔接。

关于随迁子女教育经费纳入政策预算,需要在已有中央和地方设计的政策框架下,切实纳入区域教育发展预算,及时、按标准拨付到位。

做好随迁子女入学问题,不仅是回应百姓的教育期待的需要,也是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新时代的脱贫攻坚任务,有利于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有利于真正落实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真正实现公办学校普遍向随迁子女开放,是一项良政、德政,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协同,破解开放过程中的难题,让随迁子女能够“好上学”“上好学”。

周秀平

新闻推荐

见证红色热土上70年的变迁 传承西柏坡精神 三代人讲述奋斗故事

据新华社石家庄4月11日电革命圣地西柏坡。松柏苍翠的柏坡岭,如一位历史老人,注视着这片红色热土上70年的变迁。记者近...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做好随迁子女上学需深化部门协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