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不宜放大“陪伴式啃老”现象

来源:陕西日报 2019-04-12 09:27   https://www.yybnet.net/

范子军

“陪伴式啃老”指子女表面上看是在老人身边生活,似乎能更多地照顾老人,实际上自己的吃穿住行全都依靠老人。“陪伴式啃老”的人常把其行为美化成“常回家看看”,因此感到心安理得。(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啃老”现象在一定程度客观存在,“陪伴式啃老”也确实值得审视,不过笔者觉得,既不宜放大“陪伴式啃老”现象,更不能简单地认定让老人承担生活费用就是“啃老”进而指责子女“不孝”,否则不仅可能误解陪伴的善意,也会歪曲孝的本义,倒更像是给不陪伴老人找堂而皇之的借口。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子女因工作原因难以常陪伴在老人身边,社会养老资源比较匮乏,是困扰“老有所依”的棘手难题,正是基于这一现实矛盾,国家在大力发展养老事业的同时,提倡子女“常回家看看”,乃至将其作为一种法定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子女如果能够克服困难、创造条件陪伴老人,既是尊老孝亲的表现,也可缓解社会养老服务不足的矛盾,本身值得称道和鼓励。

毋庸置疑,或因老人过于溺爱子女,或因子女过于依赖父母,个别“陪伴式啃老”现象的确存在,但我们身边更常见子女交生活费式的陪伴,即使由老人负担吃住生活费用,也多建立在老人力所能及、自愿乐意的基础上,更多地表现为家庭生活安排的一种默契,何况绝大多数是独子家庭,也未尝不是减轻子女生活、工作压力之举,有望让子女的陪伴变得更轻松、从容、可持续。毕竟,即便入住养老院,同样少不了要支付必要费用。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幼有所育、老有所养既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美好生活境界,也是社会文明应有的常态风景。批判任何形式的“啃老”现象,提醒大家不要把“陪伴”变成老人的“甜蜜负担”,固然没有错也很有必要,但倘若动辄模糊“啃老”与“养老”界线,过度渲染、放大所谓的“陪伴式啃老”,想当然地揣度动机甚至扣上不孝的帽子,既陷子女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又易打破现行陪伴式养老的现实平衡,实在有失偏颇。

新闻推荐

财政部关税司调整进境物品进口税

朱江据财政部网站关税司消息,为促进扩大进口和消费,更好地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结合增值税税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不宜放大“陪伴式啃老”现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