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上封面新闻,看本文视频。
韩企先画像(资料图片)。
仅次于 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
韩知古家族是辽国第三大家族,仅次于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在整个辽国时期,影响力很大。
辽国灭亡后,该家族又进入了金国。他们对金初的政权建设、统治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女真贵族对汉文化的了解和吸收,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女真社会的历史进程。
该家族与契丹、汉族、奚、渤海等民族的通婚状况,是汉人在辽国政治活动的一个典型反映,也是辽国婚姻政治的特点以及胡汉同化现象的一个体现。
据已有的考古发现,韩知古的后人主要分居在3个地方:一支居住在辽国上京地区,家族墓地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白音罕山;一支居住在古柳城,家族墓地在今辽宁朝阳县;一支居住在辽国时的平州,家族墓地在今河北迁安市境内。韩知古是韩氏家族 入辽第一人
韩知古原是唐末时的蓟州玉田县韩家庄(今河北玉田县小韩庄村)人。
从韩知古家族成员的墓志铭看,韩氏族人自称郡望是昌黎,韩知古的祖父韩懿为平民,是知书达礼、淡泊明志的绅士;父亲韩融(一说韩春芳)曾任蓟州司马。
6岁那年,韩知古被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大舅子述律欲稳俘获,述律欲稳把他作为妹妹述律平的陪嫁家奴,送给了耶律阿保机,韩知古是韩氏家族入辽的第一人。
韩知古有谋略、有胆识。尽管他以家奴身份被送给耶律阿保机,但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耶律阿保机。
时间一长,韩知古觉得自己空有一身本事而得不到舞台发挥,心中闷闷不乐,跑出去做了庸保(打杂工的人),以此为生。
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是医生,得以经常见到耶律阿保机,并与耶律阿保机关系不错,遂向耶律阿保机推荐了父亲。
耶律阿保机召见韩知古摆谈后,认为韩知古果然才干非凡,任命他为参谋议,相当于是当军师。
神册元年(916),韩知古被遥授(授予官衔,不须到任)为彰武军节度使。
此后,韩知古越来越受到耶律阿保机的信任。因熟悉汉制,他被任命为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
耶律阿保机为与部落内那些守旧派对抗,设置了两套平行的行政机构——北面官“以国制治契丹”,保留契丹部落的用人惯例;南面官“以汉制待汉人”,也就是所谓的汉儿司。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就是汉儿司的“一把手”。
契丹建国之初,对汉人礼仪知之甚少,“仪法疏阔”。韩知古“援据故典,参酌国俗,与汉仪杂就之,使国人易知而行”。
可以说,韩知古是将汉地礼仪介绍到草原并与契丹“国俗”参互使用、制定辽国礼制的第一人,为辽朝制度创制做出了重大贡献。11个儿子效力辽国 两人封王
韩知古后来累官至尚书左仆射(宰相)、中书令,加号“推忠契运宣力功臣”,成为耶律阿保机的佐命功臣之一。
耶律阿保机有佐命功臣21人,分别以身体各部器官命名,如心、手、耳等。
天显2年(927),韩知古去世。
韩知古因跟随耶律阿保机而到了辽国的腹地,徙居柳城(今辽宁朝阳县)。
韩知古有韩匡图、韩匡业、韩匡嗣、韩匡佑、韩匡美、韩匡胤、韩匡赞、韩匡文、韩匡道、韩图育氏、韩唐兀都11个儿子,均入辽国朝廷为官,其中有两人封王,4人为节度使及以上官职。
韩匡图官至彰国军节度使。韩匡业官至天成军节度使、司徒,韩匡佑官至临海军节度使、太傅。
韩匡美历任南京(今北京市)统军使、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管内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政事令,行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被封为邺王。
韩匡胤官至户部使、镇安军节度使、太保。韩匡赞官至镇安军节度使、司徒。韩匡文官至殿中侍御使。韩匡道官至东头供奉官。韩图育氏官至彰武军中军使。韩唐兀都官至熊军将军。辽国权位最高的汉臣韩德让与萧太后为事实夫妻
韩匡嗣的儿子韩德让,契丹名耶律隆运,被称为“贤王名相”,《辽史》《契丹国志》中均有《耶律隆运传》。
韩德让是玉田韩氏的骄傲,是辽国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辽国200多年里声名最著、权位最高的汉臣,是辅成辽国中兴的一代名相。
打败30万宋军战功卓著
韩德让自幼受家庭影响和父辈熏陶,智略过人,深明治国道理。
在辽景宗时期,韩德让历任东头承奉官、枢密院通事、上京皇城使(执掌皇都大内保卫事务)、遥授彰德军节度使。
乾亨元年(979)七月,韩德让代父为上京留守。在辽宋高梁河(在今北京市外城一带)之役中,他临危不惧,登城指挥守军抵御15个昼夜,终于等到援兵的到来。
他与援兵里应外合,内外夹击,大败宋军于高梁河,一战而名扬天下,升任辽兴军节度使。不久,又升任南院枢密使,成为辽国汉臣中权势最大的人。
乾亨4年(982),辽景宗驾崩,韩德让与耶律斜轸受命为顾命大臣,辅佐年仅12岁的梁王耶律隆绪即位为辽圣宗。
辽圣宗的生母萧绰(即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萧太后)摄理国政,韩德让以拥立有功,总理宿卫事,加开府仪同三司兼政事令,参决大政。
统和4年(986),宋太宗发动“雍熙北伐”战争。
韩德让随萧太后、辽圣宗带兵抗宋。由于谋划得当,指挥若定,大败30万宋军,使宋朝再也无力北犯,巩固了辽国南面边防。
这一战,韩德让战功卓著,被加封为司徒,封为楚国公,与北府宰相室昉其执国政。
推动辽宋达成澶渊之盟
统和12年(994),韩德让出任北府宰相。
北府宰相向来是契丹人担任,韩德让作为汉臣出任北府宰相,是绝对的例外。
统和16年(998),韩德让被任命为大丞相,总管南北二枢密院事,总揽辽国军政大权。
韩德让充分发挥治国安邦的雄才大略,整顿吏治,立法修典,减轻税赋,科考选能。外交上,南和宋朝,西联西夏,东服女真。
统和22年(1004),在韩德让的积极推动下,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实现了辽宋长达120多年的和平局面,使辽国进入前所未有的中兴盛世。
萧太后先是赐予韩德让名字“德昌”,后又赐皇族姓氏耶律,取消他的奴隶身份,使其一跃成为契丹贵族,地位比辽国的诸侯王还高。
辽圣宗又赐给韩德让名字“耶律隆运”,对他向对待父亲一样,还赐铁券几杖,让韩德让上朝时不用跪拜,护卫上百人。
统和29年(1011),韩德让跟随辽圣宗讨伐高丽。还师途中,韩德让在军中病逝,享年70岁,被追赠为尚书令,谥号“文忠”。
辽圣宗亲自为韩德让举行国葬,将他安葬在先他一年多去世的萧太后的陵墓边。韩德让成为葬在辽国皇陵中的唯一一个汉人和大臣。
韩德让是辽国大臣中辅政最久、集权最多、宠遇最厚、影响最大的一人,先后被封为楚王、齐王、晋王。
韩德让和萧太后为事实夫妻
据有关史料记载,韩德让和萧太后有过一段特殊关系。萧太后年轻时是许配给韩德让的,但还未来得及结婚,就被辽景宗选为了妃子。
辽景宗死后,萧太后看中韩德让的政治才能与军事才能,决定改嫁给韩德让。但在当时契丹族的风俗中,是不允许的,萧太后只得私下与韩德让相好,成为事实夫妻。
韩德让没有子嗣,辽圣宗规定,皇室今后每一代都贡献一个亲王,作为韩德让的后嗣。
韩德让的子侄辈也是高官辈出。《契丹国志·耶律隆运传》记载说:“(隆运)诸侄三十余人,封王者五人,余皆任节度使、部署等官。”
有研究者考证,仅仅是韩德让的子侄辈这一代,实际人数就有大约42个人。他们在韩德让去世后,继续受到辽圣宗的信任与重用,辅佐辽圣宗继续将辽国引向中兴。韩知古儿子韩匡嗣深受辽太祖喜爱的皇宫御医
韩知古家族很有势力,其中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及其后代的故事很值得一说。
韩匡嗣:拥戴辽景宗即位建立功勋
韩知古的儿子韩匡嗣,字昌世,“善骑射而敦诗书,尊德义而重然诺。”因爱好医学,精心研究医术,韩匡嗣成为辽国皇宫中御医。
韩匡嗣侍候耶律阿保机和述律皇后,述律皇后待他像亲生儿子一样。
韩匡嗣曾历任多个官职,辽穆宗应历10年(960)担任过太祖庙详稳(辽国官名,即将军)。
韩匡嗣与辽国第四任皇帝辽世宗耶律阮的二儿子耶律贤是好朋友。韩匡嗣因参与拥戴耶律贤取得皇位,耶律贤即位为辽景宗后,任命他为平军节度使,加特进、太尉,封昌黎郡开国公。
后又任命韩匡嗣为上京(辽国都城,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林东镇南)留守,开府仪同三司、政事令,封为燕王,后改任南京留守摄枢密使。
保宁11年(979),韩匡嗣带兵攻打北宋,结果吃了败仗,差点被辽景宗杀掉。
多亏述律皇后在背后说好话,韩匡嗣才免于一死,但吃了一顿军棍,被遥授为晋昌节度使,降为秦王。
乾亨3年(981),韩匡嗣改任西南面招讨使,次年去世。述律皇后派人前去吊唁,赙赠甚为丰厚,后被追赠为尚书令。
儿子韩德威:曾打败北宋名将杨业
《辽史》中说,韩匡嗣有韩德源、韩德让、韩德威、韩德崇、韩德凝5个儿子。
但据韩氏家族墓志铭记载,韩匡嗣有韩德源、韩德庆、韩德彰、韩德让、韩德威、韩德冲、韩德顒、韩德晟、韩德昌9个儿子和8个女儿,8个女儿只有3个长大成人,都嫁给辽国的贵族。
韩德源,“性愚而贪”,早年在耶律贤府中效力。耶律贤即位为辽景宗后,韩德源成为近侍。
保宁年间,韩德源官至崇义、兴国二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师。后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遥摄保宁军节度使。
韩德威,字可畏,性格刚介,善于骑射,武功高强,谋略过人。
保宁11年(978),由于“莅事有能声,检身由直道”,韩德威被“擢居亲近之用”,封为开国侯,加赐为“推诚忠亮竭节功臣”。
乾亨元年(979),韩德威被加封为检校太师,进封为开国公。乾亨4年(982),授职云麾将军,任西南面五押招讨大将军。
任职期间,韩德威征党项,袭河东,讨河湟,战长城,出使西夏,打败号称“杨无敌”的北宋名将杨业(民间传说中杨家将的杨令公),战无不胜,声威赫赫,被辽圣宗称为“为将为相之才”。
乾亨5年(983),韩德威临时代理西南招讨使职务。
同年,韩德威打败西夏军队,辽圣宗耶律隆绪赐他尚方宝剑,允许他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处理事务。
统和11年(993),韩德威被授职起复为冠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
统和14年(996),韩德威病逝,终年55岁,被追赠为侍中。
韩德威的儿子韩雾金,官至彰国军节度使。韩雾金有韩谢十、韩涤鲁两个儿子。
韩涤鲁自幼被养在皇宫中,被封为小将军,辽圣宗把他当作儿子,辽兴宗也对他像兄长一样。
清宁8年(1062),韩涤鲁出任南府宰相,被封为邓王,进入朝廷决策层。
咸雍7年(1071),韩涤鲁功成身退,改封为韩王,赐“推诚奉国竭节功臣”,不久去世。
韩涤鲁的儿子韩燕五,官至南京步军都指挥使。
儿子韩德崇:任上有惠声受拥戴
韩德崇,韩氏家族墓志铭上为韩德冲,擅长医术。
韩德崇出任武定军节度使时,任上有惠声,深受百姓拥戴。他的任期满后,百姓舍不得他走,请求朝廷留任他,朝廷同意了。
韩德崇最终官至检校太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死后被追赠为侍中。
韩德凝,韩氏家族墓志铭上为韩德顒,“谦逊廉谨”,历任护军司徒、都宫使、彰武军节度使、崇义军节度使、燕京山河都指挥使、行右神武大将军、太尉,西南面五押大将军、上京留守、同政事门下平章事、临潢尹、广德军节度使。
后转任大同军节度使,加“推诚守义功臣”,使持节云州诸军事、行云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漆水郡开国公,死后被追赠为益州大都督。
韩德凝去世后,辽圣宗感其功德,怜其无后,特诏养子耶律宗福承祧韩德凝的族系。韩知古后裔韩制心、韩企先 分别为辽国和金国效力
接任韩德让的荣光,让韩氏族人继续繁荣昌盛的,是他的弟弟韩德崇的大儿子韩制心,契丹名为耶律遂贞。韩制心不仅官声、政绩不错,而且是以休养生息闻名的著名宰相(时称政事令)。他曾被赐名直心,官至南院大王、四十万兵马都总管兼侍中,先后被封为漆水郡王、燕王、南院大王,死后被追封为陈王,追赠为政事令。
韩制心自幼喜欢驯养鹰鹘,统和年间任归化州刺史。
开泰元年(1012),韩德让逝世后,韩制心先是担任辽兴军节度使,后调任北院宣徽使、出任南院枢密使,接管韩德让留下的南面重权。
开泰8年(1019),韩制心兼任上京留守,封为漆水郡王,代理主持诸行宫都部署事务。
太平3年(1023),韩制心历任中京留守、惕隐、南京留守,改封为燕王。最后升任南院大王、四十万兵马都总管兼侍中。
韩制心一生高风亮节、清正爱民,不因自己是皇亲而放纵,也不因官高爵显而自傲。《辽史》中说:“(韩)制心不苟合(不随波逐流)。”
金国灭掉辽国后,韩知古家族继续为金国效力,其中的代表人物是韩知古的九世孙韩企先。金国天辅6年(1122),韩企先归顺金国,出任枢密副都承旨,此后任转运使、署西京留守等职。
天会6年(1128),韩企先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知枢密院事。第二年迁任尚书左仆射兼侍中,被封为楚国公。
天会12年(1134),韩企先出任尚书右丞相,被召到上京会宁府(今辽宁北镇市)。
金太宗完颜晟叫他制定议礼制度,韩企先建立健全了金国的各项典章制度。
韩企先博通经史,知前代故事,“或因或革,咸取折衷。”他知人善用,培植奖励后进,使得金国政权中涌现出许多人才。
他还经常向金太宗谏议,得到女真贵族的敬重与赞扬,世称贤相。
封面新闻记者黄勇
新闻推荐
西北大学科研团队 发现5.18亿年前“化石宝库” “清江生物群”物种多样性有望超过全球已知所有寒武纪躯体化石库
论文第一作者傅东静副教授和团队学生本组图片由西北大学马骞摄傅东静清江化石库工作现场科研团队在《科学》发文称发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