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养生悲剧屡现 改造观念更需治理乱象

来源:大江晚报 2019-03-21 01:00   https://www.yybnet.net/

3月2日,苏伟的妻子林丽(化名)因为肺部严重感染抢救无效死亡。此前林丽感冒数天,高烧数天,却始终没有去医院看病,也没有吃任何药物,而是喝着果汁,任由发烧,“她说她老师说这是身体在排毒”。林丽喝的果汁、吃的产品都来源于一家有名的直销企业——如新,而林丽自己也是如新的业务员。

就在同一天,湖南郴州一曾姓女子由于盲目注重养生,竟然在家中为自己静脉输注鲜榨果汁。经过五天的紧急救治,曾女士各器官功能才逐渐改善,病情趋于好转。

检视这类悲剧,我们或许可以找到诸多具体的原因。比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保健、养生有了更多“支付”能力,同时身处压力社会,生活上的焦虑又会让人急于拥抱某种“健康”状态,这很容易制造一种社会性的“病急乱投医”场景;而网络社会,信息传播的便利,又让各色真真假假的保健、养生信息防不胜防;另外,我们的传统文化中,也素来有对“灵丹妙药”的执念……

但是,保健、养生悲剧的屡发,又不仅仅是认知或观念偏差导致的危机。面对此种情形,仅仅是加强科普也是远远不够的。时下,无论是在微信朋友圈还是在更广意义上的互联网信息中,各类可疑乃至明显反常识的养生观念和养生产品的推介,可谓大行其道。而对于此类混乱信息,基本没有相应的过滤和干预机制。甚至一些可疑产品还能够堂而皇之地在媒体上做广告,利用巨额的广告投入给公众“洗脑”。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保健、养生悲剧的多发,更是社会治理上的某种缺陷所致。试想,如果可疑的养生信息和保健品的宣传,能够有更多的“阻力”,本不至于造成如此大的现实杀伤力。比如工商总局在2017年通报的15个虚假广告案例中,药品保健品就占12个。近年来虽然对于保健品广告,在法律上有了进一步的规制,但是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应该看到,各种鱼龙混杂的保健养生类信息,其直接危害并不仅仅是具体产品的虚假宣传,一些看似单纯的养生信息,实际上多是带着隐蔽的利益诉求,很可能就是为某款“产品”精准炮制的。在这个角度,对于各类可疑的养生概念及其产品,都理当建立更高的传播和销售门槛。

除了一般的保健品虚假宣传和养生误区,这一领域还涉及一个行业性问题,即失控的直销和变相传销的灰色土壤。去年年底开启的权健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这个行业的神秘面纱。但是,仅仅查处一两家“龙头企业”远远不够。就以这次涉及的如新为例,它是一家来自美国的直销企业,于2003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06年获得直销牌照。但曾多次被指涉嫌虚假宣传和传销,却并没有影响其销售业绩的“长青”。鉴于直销行业的整个风评以及在客观上与传销的强关联,中国直销行业到底何去何从,或许到了一个必须加以抉择的关口。

养生、保健本身并无原罪,国民科学素养的提升也必然有其过程。但鉴于目前养生悲剧及其相关市场乱象的叠加,较之于观念的改造,我们或许更应该对可见的养生谬论及其对应的市场乱象,予以及时有效的治理。据《羊城晚报》

新闻推荐

改革之花遍地开

市海河小学三年级四班杨涵淙初次听到老师讲这个题目的时候,感觉很懵懂,不太理解,因为改革开放已经快40年了,感觉...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养生悲剧屡现 改造观念更需治理乱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