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郑莉 陈晓燕)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议文件阅读系统也开始正式更新。来自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的大会书面发言《培育大国工匠弘扬工匠精神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呼吁,“技术工人短缺、高技能领军人才匮乏的问题,已成为严重制约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瓶颈。”这份书面发言提出的“高端技工荒”问题,引发了代表委员的热议。
“我国高技能人才队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的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钢铁公司制造管理部副部长袁伟霞感到形势紧迫。据她介绍,由于受结构调整、自动化设备的运用等因素影响,目前,钢铁等制造业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呈现不同程度“老龄化”趋势,不少企业面临“招工难”、技师“断层”现象。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知名思想库——赛迪智库研究认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过五道关:技术关、资本关、人才关、制度关、结构关。而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力量。
然而,我国高端技术工人需求缺口一直居高不下。有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就业人口中,技能劳动者1.65亿人,占21.3%,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仅占6.2%,缺口高达1000多万人。近年来,技术工人的求人倍率一直在1.5以上,高级技工求人倍率高达2.0。
为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意见》等文件。
“既然有了好政策,就应该不折不扣落实到位。”袁伟霞代表认为,应狠抓落实,加快提升产业工人整体技能素质,畅通技术工人成长成才通道,切实提高技术工人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收入待遇水平。
制造业大国,人才基础是技工。对此,总工会界在大会发言中指出:“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制定先进制造业工匠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研究制定高技能人才带徒津贴、技术工人晋升技能等级、学习培训奖励政策”“尽快出台《职务发明条例》,落实技术工人平等享受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收益”“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项劳动和技能竞赛,发现选拔更多高技能领军人才”“进一步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讲好劳模故事、工匠故事”……
代表委员们的建议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培育更多大国工匠,助力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打造制造强国。
新闻推荐
县公安局多措并举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办证服务 开通绿色通道 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春节前后,进入证件办理高峰期,为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让外出归乡“农民工”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县公安局提前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