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种企如何冲出倒闭寒潮?市场需求是种企创新源泉 访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

来源:农业科技报 2019-03-04 22: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期特访人物:

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

本报全媒体记者 耿苏强

创新推进现代种业发展,同时种业现代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科技创新,培育新品种,提升竞争力,这是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的重要措施。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以北方玉米为例介绍,除高产外,品种的抗逆性、适应机械化收粒将成为农民选种的首要因素。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趋势,玉米降价是大概率事件。国内玉米种植面积减少,价格下降,同时种子严重积压,而种子生产成本降不下来,今后数年种业形势必然是“雪上加霜”。经济大环境不乐观,种业改革、企业自救都在削减科研经费。

种业市场“雪上加霜”

连续多年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使“衣衫单薄”的中国种业面临“寒冬”考验。

“欧美种业不曾发生过如此大规模的产能过剩和产品积压现象,也不曾打过价格战。如果我们不能找到有效的解脱办法,任由其演变成种业常态,企业将无法积累资本,必将弱化竞争力,终拖垮中国种业。”李立秋的忧虑不仅来源于现状,更在于比较。

“当前国内玉米产能过剩,而价格和库存同时高企,有悖经济规律,这说明中国玉米过剩并不是正常供需关系的反映,而是政策扭曲造成的”,李立秋建议,政策层面,要加紧品种审定制度改革,减少体制和机制对创新的羁绊;企业层面,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是收缩“战线”,进行品种、技术、管理创新。

这一轮产能过剩的原因很复杂。以往20多年是简单的市场因素酝酿的周期性产能过剩与自我调节,平均四年一个周期,企业大多比较理性,容易恢复供需平衡,市场修复时间较短,对企业伤害并不严重。这次产能过剩除了市场因素,还有政策推动和资本介入。在这之前恰好出现一批模仿育种的新产品,虽然取代不了“先玉335”和“郑单958”,但时间点恰好迎合了部分企业挪移知识产权的需求。市场、政策、资本、科技四因素恰逢其时地纠缠在一起,而肆无忌惮的私繁滥制和侵权行为对产能过剩、阻击资本积累和围剿正规企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恶劣作用。

企业在竞争中成熟

李立秋认为,今明两年是种业艰苦的时期。

《种子法》修订激化了品种竞争。玉米收储价格的市场化改革、种子积压和机械收获三个因素叠加,诱发了新一轮品种替换效应。不过,企业生产转型和市场品种换代过程缓慢,但育种者必须顺应市场变化,尽早应对挑战,才能抢占市场先机。

“新”品种“井喷”是暂时的。企业要做好自身防范,控制好生产节奏,保障资金安全。管理部门要指导企业去库存和去产能,还要保护资金链。如果不能赶在“溃坝”前去掉库存,或完成资本整合与新产品开发,企业将会很惨。企业要正确估价手中的品种,及早谋划下一步棋局。

劝君莫凑“一体化”,核心不强也白搭。特色发展是种业发展的特点之一,在今后将会进一步得到验证。占种子企业多数的小型企业,必然向特色作物种业、生产型企业、销售型企业转型发展。种业电子商务的运行,使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快速接受这种服务方式,现在的种子零售商将加快向电子商务的送货和服务商转型。

新闻推荐

黑龙江近期禁止任何形式露天焚烧行为 耒阳打掉以恋爱为幌子涉恶集团

2019年2月22日,黑龙江绥化村民清理地里的秸秆。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海南】海口马拉松摄影车“夺冠",官方:确为工...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种企如何冲出倒闭寒潮?市场需求是种企创新源泉 访中国种子协会秘书长李立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