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Cycle南京西路店已经关停 澎湃新闻记者杨帆 图
一家在北京、上海两地开设多家连锁门店的健身房疑似跑路。根据该健身房会员自行统计,仅上海南京西路店就有超过8000课时,价值100万元以上的健身课程尚未落实。
会员称,三个月前,该健身房曾组织大规模促销,并在关门前进行了股权变更,有会员表示,现任法人疑似为“挡箭牌”。该公司前任法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自己对目前情况并不知情。
截至发稿,会员仍未能与负责人取得联系,也无法办理退款手续。目前,警方已接到报警,正介入调查。
关门前曾大规模促销
出事的这家名为GuCycle的健身房是一个单车工作室品牌。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其门店选址均位于中心商圈,其在上海的门店分别位于黄浦K11、浦东世纪大都会、长宁尚嘉中心、黄浦新天地和静安南京西路,此外,GuCycle在北京的三里屯和朝阳CBD还有两家分店。
“这里的课程不便宜,单买是180元一节,充会员卡买大概100来块,所以大家都囤了很多课,”沐女士是这家健身房的会员,得益于其优越的位置,这里的会员有不少是在附近工作的年轻人,“开始的时候生意非常好,教练也都很好,”沐女士从2017年初就在GuCycle南京西路店买课,2018年10月,她和朋友在这里续购了价值10800元的课程,有时趁着中午时间,沐女士会在店里踩一会儿单车。转折发生在2018年底。去年12月,沐女士所在的健身房教练走了不少,当时店员告诉她门店要换老板,找人接盘后肯定会继续营业,并称离开的教练都是回家过年的;事实上,并非这一家门店出现类似情况,长宁店会员Susan在11月底接到教练通知,门店即将关停,此后就再没有开门;浦东店会员的鞠女士也表示,进入12月后,浦东店排课急剧减少,从12月17日起,她就开始去浦西上课,“因为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健身房要倒闭了,所以就疯狂消课,我在浦西也就上过五节课。”
鞠女士提供的“GuCycle前员工在朋友圈的解释
“我们后来问了下之前离职的教练,很多老师都说他们走是因为老板拖欠工资。”沐女士对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更令会员们气愤的是,2018年11月10日,也就是各家门店出现运转困难的一个多月前,GuCycle的工作人员还在向会员们推销新的健身课程。澎湃新闻记者也在GuCycle的微信公共号上看到了当时发布的广告:“GUCYCLE诚意推出“双十一课包”,准备好剁手了吗?愿你在抢购之时心中有数,下手神速……”
物业方给出的关停通告显示这家店铺“严重违反租赁合同”
2019年2月1日,GuCycle南京西路店被物业关停,门口的公告上写明“因GuCycle严重违反租赁合同,我司不得不依据合同约定于1月30日与其解除租赁合同……”
澎湃新闻记者从该物业公司处获悉,告示中所说的“严重违反租赁合同”是指GuCycle未经允许就擅自进行法人变更,其次是未按合同时间正常营业。
与此同时,会员们也试图向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但电话已无人接听。一位GuCycle前员工在朋友圈发文称“公司从十一月份开始混乱,后来实在没法挽救了,所以在找人收购了,但是收购也没有谈成,租金和物业管理费拖欠……”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事先没有得到任何通知,她们也是受害者。
澎湃新闻记者从静安市场监管局获悉,2019年1月24日,该局接到2起相关投诉,当即上门核实,现场只见到一名保洁人员,她称自己也有两个月没拿到工资。之后,保洁员提供了该公司一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经问询,此服务人员也被拖欠两个月工资,且找不到老板。随后,市场监管局先后联系该公司第一次注册时的负责人,得知该公司法人已变更。联系商场物业,物业称,该公司已有两个月未交物业费。之后投诉人便报了案。
此外,记者从警方了解到,目前南京西路派出所也接到报警,正在介入调查。
和光同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上的简介显示,全城热炼是一个健身馆O2O对接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身边运动场馆和课程。但该平台微信公众号已于2016年8月29日停更,其官方网站也无法登陆。 天眼查 截图
天眼查资料显示,2019年1月16日,十辐一毂(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法人出现变更,由陈聘转变为袁洪海。 天眼查 截图
会员质疑股东变更
根据天眼查资料显示,GuCycle背后的公司名叫十辐一毂(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的法人为袁洪海,他旗下有5家分公司,1家位于北京,其余4家均在上海。
值得注意的是,袁洪海在2019年1月9号、16号、22号和24号这四天分别从一位叫陈聘的人手中接过十辐一毂(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和旗下三家分公司的法人身份。而该公司北京第一分公司的法人仍是陈聘。
据Susan介绍,她们得到的资料显示,“袁洪海其实是一个农民,和这家公司没有任何关系。”但这一消息并未得到官方证实。
随后,澎湃新闻记者拨通了陈聘的电话,对方称自己“不太了解,已经于5个月前离职”,目前该公司的负责人已不是自己,也拒绝回答其他问题。
天眼查资料显示,陈聘还是和光同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这家公司也是十辐一毂(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的投资方。
这家和光同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在天眼查上的简介为:全城热炼是一个健身馆O2O对接平台, 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身边运动场馆和课程。和光同尘(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产品。
澎湃新闻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全城热炼”微信公众号已于2016年8月29日停更,其官方网站也无法登陆。
律师建议设立联动信息平台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2018年7月27日,上海通过了《上海市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管理规定》,规定本市将建设统一的单用途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对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行分类监管,并建立预收资金风险防控体系和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该规定是国内针对单用途卡进行地方立法的首次探索,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上观新闻2018年7月报道,考虑到上海市存量发卡经营者面广量大,《规定》设定了六个月的过渡期,对规定施行前已经开展单用途卡经营活动的经营者,要求其在施行之日起六个月内完成与协同监管服务平台的信息对接。
但澎湃新闻通过查询发现,GuCycle并不上海地区登记在册的发行单用途预付卡企业中。
上海申拓律师事务所律师邹忆恒认为,《规定》的出台有助于降低预付式消费风险。在邹忆恒看来,上海出台的这一规定有两大亮点。首先,单用途卡协同监管服务平台致力于确保发卡信息透明;此外,建立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相比以往消费者须通过民事诉讼、执行等程序将失信人拉入黑名单,对于此类失信主体的惩戒更为直接。
同时她也给出了几点建议,“消费者由于存在信息获取滞后的情况,可能会错过最佳兑付或退卡时间。”对此,她建议建立一个联动的互联网信息平台,消费者可以在平台上对经营者进行投诉,“这样一方面既能引起监管部门警觉,也能让其他消费者及时收到风险提示,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
此外,在日常监管当中,对发放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单位可以进行日常监管监控,“比如十辐一毂(北京)健康咨询有限公司发生法人变更,对于这类重大异常情况,监管部门可以提早介入,进行相应管控。”邹忆恒还提议,监管部门对不同行业发放单用途预付消费卡的企业设置预存金额上限或是达到某个预存金额上限时经营者要进行申报等,根据对金额上限的控制达到风险管理。
“消费者协会、监管部门与公安部门进行深度合作,以刑事打击的力度去处理这类案件。”也是邹忆恒关注的议题,“不少市民报警后,公安机关可能会以民事纠纷处理”,邹忆恒建议公安部门针对预付卡退款案件建立专门处置机制,若是多位市民对同一经营者进行此类案件报警的,公安部门可使用刑事案件打击力度进行处理,防止涉案人员跑路。
她也提醒,广大市民应理性对待预付式消费,谨慎消费,切勿盲目冲动,陷入促销圈套。
新闻推荐
广东省消委会就广州长隆集团多个场所存在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的问题,代表消费者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消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