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思南读书会是爱书读书人最津津乐道的“文学饕餮盛宴”:周六下午,普通市民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接触作家、学者、出版人。读书会开始前一小时,大伙就井然有序地排起了长队。即便偶逢刮风下雨,读书会现场也是满满当当。即便人多没有座位,站着或席地而坐的读者也大有人在。
自2014年2月15日第一期,到今年2月16日,思南读书会恰逢五周年。接续传统,理解当下,想象未来,是思南读书会五年来的精神指归。
每周六的相约与重逢
思南读书会其实是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的延伸,五年多前思南公馆承办了部分国际文学周活动,但一年一次的上海书展与“上海国际文学周”已经不能满足广大市民与读者朋友们对于文学及艺术文化的渴求。为了能将面向广大市民的阅读、交流活动常态化、多样化、衍生化,由上海市作家协会联合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永业集团和思南公馆共同推出的思南读书会因此而生。
每周六下午,思南读书会与读者们相约思南公馆。至2018年12月30日,思南读书会已累计举办了280期活动,约计有800余位作家、学者和文化人士参与其中。
来自海外的作家学者们包括法兰西文学院院士达尼·拉费里埃,瑞典文学院终身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法国哲学家夏尔·佩潘等,中国作家包括王安忆、刘恒、格非、韩少功、贾平凹、叶兆言、孙颙、陈思和、金宇澄、严歌苓、毕飞宇、陈丹燕、李辉……在思南,作家与读者彼此的关系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每次相聚都是因文学而相交的故友重逢。
思南读书会的发起人之一、作家孙甘露表示:“在作协,我们接触到各地作家、各高校的学者、年轻的艺术家们,私下的交谈都非常有意思,这部分交流的内容是书里看不到的。我一直觉得,阅读这个事,听作者自己讲一讲,你会获得一种进入的路径。我想很多读者会有这种需求,这个资源应该社会共享。”
思南书局
嵌入上海地标的“思南故事”
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玮看来,阅读既是个人活动,也是社会实践。当前在思南公馆所举办的读书会活动,以新媒体高度嵌入的公共阅读新方式实现了复合空间的大众实践。这种感官融合的具身实践反转了传统语境中“读”与“写”的关系,使得公众通过阅读获得了城市主体的地位,它塑造了新的社会交往关系,形成中国式的公共文化。
思南公馆所在地曾是法租界,蕴涵着上海城市历史的集体记忆,表征了杂糅的海派文化。而今,思南读书会成为了一个“复合空间”的大众实践,既有实体地点,又围绕读书会有多重的活动融合。
比如,思南读书会生长出了“读者”的微信群,成员包括退休工人等社会各个阶层的市民。这些读者自发建群,在群中交流阅读与写作经验,展示作品,延展了思南读书会的活动。他们还可以通过思南读书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征文投稿。
2014年度荣誉读者许树建曾感慨:“思南读书会成为我每周必修的文学课程,我的收获比上一次大学还要大,因为老师都是上海一流,中国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许树建还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积极参与思南读书会。
“思南故事”还以其他形式深入人们的生活:2017年2月25日,大型综合类双月文学选刊《思南文学选刊》诞生;2017年11月5日,思南书局快闪店第一季即“思南书局”概念店正式开张。持续60天,60位不同的作家如李欧梵、金宇澄、潘向黎、吴清缘、小白、蔡骏、张定浩、毛尖、周嘉宁、路内等陆续现身书局,与市民面对面交流;2018年世界读书日,与思南读书会只有一百米的距离的思南书局实体店落成,一开业即成为沪上网红书店,也成了来上海参观旅游人群的新地标。
从上海书展·“上海国际文学周”、思南读书会、思南书集到《思南文学选刊》、思南书局·概念店、思南书局实体店,嵌入上海地标的思南故事一直生动于市民的精神世界,“思南精神”也会一直延续下去。
《思南文学选刊》
新闻推荐
据2月14日《新京报》报道,2月14日,记者从浙江省教育厅官网获悉,浙江省教育厅联合八部门,发布征求《浙江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