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被遗漏的讣告”上那些杰出女性 从2018年3月8日开始,《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讣告栏目。至今为止,这个栏目已介绍了30多位世界杰出女性,其中,中国的秋

来源:济宁晚报 2019-02-12 10:37   https://www.yybnet.net/

《纽约时报》是美国最著名的报纸之一,在世界上亦具很大的影响力。从2018年3月起,这份报纸每到周四就会出现一个新栏目:“被遗漏的讣告”,刊出一位自《纽约时报》(1851年)创刊以来被该报“遗漏”的世界著名女性的讣告,这个栏目开办后,获得了广泛好评。

2017年年初,该报的资深记者帕德纳尼发现,《纽约时报》创刊160多年来,刊登过数千位世界名人的讣告,有世界各国的政界名人、演唱家、商界精英等等,甚至包括给“机灵鬼”弹簧玩具命名的人也名列其中,但讣告上的逝者,绝大部分是男性,尤以白人男性最多,而许多对世界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杰出女性被“遗漏”了。

帕德纳尼认为,《纽约时报》之所以遗漏了这些女性的讣告,有几种原因:一是当事人生前虽卓有成就,但成就尚未得到广泛认可,逝世多年之后才名扬天下。二是当事人为人处世低调,她们的成就在当时没有被充分认识。三是当事人在世时虽已有大名,但限于通信条件落后,直到她们逝世很久之后,《纽约时报》才知道她们去世的消息。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上一直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尤其是对黑人女性的歧视。

2017年11月,帕德纳尼找到《纽约时报》首席女性题材编辑杰西卡·班尼特,讲述了自己的想法,并建议开办“被遗漏的讣告”栏目的想法,以弥补百年的遗憾。班尼特听后,马上同意了她的意见。就这样,在同事的大力帮助下,帕德纳尼主持的“被遗漏的讣告”栏目于2018年3月8日,第一次出现在《纽约时报》上。

目前,这个栏目已介绍过30位世界杰出女性,中国的杰出女性也出现在这个栏目上,她们分别是:秋瑾、林徽因以及本期介绍的金韵梅。

金韵梅:将豆腐带到美国的中国女性

中国种植大豆已有几千年历史,而欧美国家种植大豆的历史不太长。20世纪初,美国仍将大豆视为饲料作物,但一位中国女性的到来,帮助美国人重新认识了大豆的价值,她的名字叫金韵梅。

金韵梅于1864年出生在浙江宁波,在她两岁时,父母死于霍乱,美国传教士麦嘉谛夫妇收养了她。后来,她跟着养父母去日本住了几年,之后来到美国纽约定居,并在那里读了中学。16岁那年,她进入纽约女子医学院就学。

那时候,黄皮肤女性在美国常被歧视。捷克汉学家雅罗斯拉夫·普实克在上世纪30年代曾为金韵梅写了一本传记《我的中国姐姐》,金韵梅在接受普实克采访时说:“因为我是黄种人,大街上的工人经常咒骂我,我的白人女同学也不爱理我。”

1885年,金韵梅以全班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最早毕业于美国的中国女学生。毕业后,她先后在数家美国医院工作,并在纽约《医学周刊》杂志发表学术报告《显微照相技术的研究》,获得同行的称赞。

1894年,她和一位葡萄牙裔澳门音乐家结婚,婚后两人在夏威夷生活了一段时间,育有一子。

那时候,美国虽然有了第一部排华法案,但是金韵梅作为“跨国精英”得到了豁免。1904年,罗斯福总统给金韵梅写信说,他没有能力让她成为美国公民,但她可以永久留在美国。

金韵梅还作为医学传教士,到中国和日本行医授课。1907年,金韵梅在天津北洋女子医院任院长,并亲自为学生讲授治疗学和药理学等多种医学课程。次年,在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资助下,金韵梅在天津创办了护士学校,成为中国护理学发展的先驱。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韵梅回到美国,在美国农业部负责研究大豆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那时,美国人口激增,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短缺,无法满足人们对蛋白质的需要,急需找到适合人类消化和吸收的新植物蛋白食品来源。

这时,金韵梅将中国传统的豆腐和酱油等豆类制品向美国公众推荐,说只要多摄入这些豆类制品,就可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她说:“豆腐和酱油等豆制品是最佳的肉类蛋白替代品,而且,生产大豆所耗费的资源很少。在历史上,豆制品曾对支撑中国这个古老农业大国的人口繁衍起了重大作用。”她还特别介绍说:“豆腐的口感‘有点像脑子和杂碎(美式化的中国菜)’。”

1917年,受美国政府委派,50岁出头的金韵梅专门回到中国,研究豆制品的制作工艺。那时,她已经是美国知名营养师。当年6月10日的《纽约时报》刊文说:“美国派特使去中国研究大豆,金医生将把她本国最常见的食物带给美国。”

“美国人不知道怎么利用大豆,”金韵梅出发前告诉记者。“必须要让它美味可口,否则人们就不会接受它。”

在中国经过一番实地学习之后,金韵梅回到了美国。美国农业部给了她一间实验室,让她在那里以中国的传统方法将大豆制作成豆腐。她的一些化学家同事将她制作好的豆腐带回家,吃饭的时候,这些同事甚至分不出菜碟中哪块是鱼肉、猪肉,哪块是豆腐。从此,豆腐等大豆制品在美国得到了重视并广受欢迎。

1934年,金韵梅因为肺病在北京协和医院去世,享年70岁。在临终前几天,她对好友普实克说:“我就葬在北京,我的灵魂会融入这块土地。”在她逝世后,人们遵照她的遗愿,将她安葬在了北京郊区。

曾与金韵梅一起工作过的美国著名医生约翰·马克斯韦尔(中国著名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大夫的老师)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上撰写悼念文章,称颂她是“技术高超的显微镜照相专家、国际医学界的一位著名专家、伟大而独特的女性”。

2018年,美国作家马修·罗斯所著《魔豆——大豆在美国的崛起》一书中说:“在向美国民众大力推广豆腐方面,金韵梅领先于时代好几十年。”

贝茜·斯特林菲尔德:摩托车女王

1885年,德国人戈特利伯发明出了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到了20世纪初,美国也生产出了向大众出售的摩托车,但那时敢骑摩托车的美国人不多,女性就更少了。然而,一位美国黑人女孩不但学会了骑摩托车,而且以出色的驾驶技术闻名于世,她的名字叫贝茜·斯特林菲尔德。

关于贝茜在哪里出生?贝茜自己对为她写传记的作者说,她于1911年出生于牙买加,后被美国波士顿的一对夫妇领养而来到美国。不过,她的侄女说,贝茜就是美国人,出生在美国。不管怎样,可以确定的是,贝茜是一位黑人女性,生长在一个黑人饱受歧视的时代。

贝茜在16岁那年,嚷嚷着让妈妈给她买了一辆摩托车,家里人虽然都不会骑摩托车,但少年气盛的贝茜无师自通,不但自己学会了骑摩托车,还从此迷上了摩托车。

1930年,19岁的贝茜计划骑摩托车横穿美国。在出发前,她铺开一张美国地图,将一枚硬币扔在地图上,看硬币落在哪里,就准备以哪里作为这次旅行的终点站。

家里人觉得,一个黑人女孩独自出远门不安全,但贝茜向往外面的世界,最后还是出发了。

这次旅行她成功地穿行了美国48个州,成为历史上第一个驾驶摩托车横穿美国本土的非洲裔美国女性。也正因为她是黑人女性,在整个旅行途中,她体验到了被歧视的感觉。(下转16版)

新闻推荐

黑龙江:调查显示“公款送礼现象”遏制最明显

“公款送礼现象”遏制最为明显,其次是“婚丧嫁娶大摆宴席现象”和“公车私用现象”,这是2018年黑龙江省社科院问卷调查中公...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被遗漏的讣告”上那些杰出女性 从2018年3月8日开始,《纽约时报》上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讣告栏目。至今为止,这个栏目已介绍了30多位世界杰出女性,其中,中国的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