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为母亲在省人民医院住院,我们春节都是在医院过的,期间,只有父母亲感觉很遗撼,我们几个姐弟倒没觉得,尤其是小字辈们,他们更没感觉,现在连压岁钱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只有游戏或是刷微信圈,一年到头难得见面,见面也就热几分钟,之后,一人抱一个手机,各玩各的。我多问了一句:你们咋都不聊聊天呢?谁知,他们竟异口同声地说:我们咋不聊,平时,我们都在手机里聊呢。儿子的话更经典:现在的亲人见面都在手机里,过节也是在手机里。
为何现在过年越来越淡,真是手机替代了我们生活吗?笔者认为,现在物质生活固然丰富,山珍海味平时也常在餐桌上见到,尤其是物流发达之后,别说国内的,海外的美味也常进我们的餐桌,但这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年味变淡的根由是因为现在过年缺乏仪式感,我们小时候过年,家长从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不仅是准备吃的,更主要的是每一天都有安排,比如,过小年的祭灶王爷,年三十的请家谱、祭祖宗,尤其是大年初一给长辈们拜年,听长辈们训话,这在过去是衡量家庭是否有家族传承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在全被大家聚在一起吃喝替代了,孰不知替代的不仅是仪式,而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笔者一直认为我们处在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幸运的一代,因为我们不仅或多或少地接受过传统文化教育,更享受了当今发达的现代生活,这些便利的生活方式固然让我们轻松,但也因为这些快捷的方式让我们这一代乃至下一代对应该传承的传统文化在不知不觉间丢失,也让我们的年味变得越来越淡。
笔者认为,中国实力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热衷于学习汉语,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更不能丢失,是到找回它们的时候了,希望在若干年后,我们再也不会觉得过年就是放假,而是我们的心因为这个最重要的节日聚在一起。(刘晓帆)
新闻推荐
无人验票、无人超市、无人驾驶、无人银行……近年来,“人工智能(AI)”无疑是大家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这个领域的话题永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