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光影里的我与春晚

来源:西昌都市报 2019-01-30 01:01   https://www.yybnet.net/

我与春晚

本报记者曾焯

俗话说“过了腊月就是年”,春节的脚步已然临近,而春晚早已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标配。从1983年到2018年,春晚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等到今年春晚一到,她便整整35岁了。三十几年来,“春晚”就像一个人完成从婴儿到成人的过程,这其中的每一年,都曾有着人们难以忘怀的时刻。

春晚始终是话题的引领者。“宇宙牌香烟”“司马缸砸光”等脱胎自春晚的段子,一度成为可以发酵一年甚至多年的经典,甚至连刘晓庆5港元从香港淘来的衣服,毛阿敏的“大垫肩”装,也能轻易掀起时尚潮流。开场的歌曲联唱、冯巩的那一句“我想死你们啦”、李谷一压轴的那首《难忘今宵》……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春晚”记忆,我也来分享一下属于我的记忆。

时代的变迁:

从“黑白电视”到“液晶彩电”

过年观看央视“春晚”,已是一种自觉的习惯,亦或已经成为多数人们过年不可缺少的约定俗成。

我从小在爸爸的单位上长大,只有单位上的广播室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当时可算得上是“高档宝贝”之一了,每到“年三十”大家便聚集在单位广播室里等待春晚的开始。电视机由负责管理广播室的叔叔开关播放,隐约记得,电视机屏幕为14寸的正方形,在那时已经是“上档次”的大屏幕了。

为了能收看到好的影像效果,一架精心制作的电视机接收天线,由一根根笔直的松椽首尾相接,连接组成的天线杆,高高地送向天际云端。天线杆像一根长长的、孤零零的指挥棒一样,与周围众多的树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同鹤立鸡群,却又似孤傲的高高在上。当初接收节目少之又少,电视机的屏幕还时常“雪花纷纷”,影像也时不时,不情愿似的上下滚动,即便这样,在电视机前观看的家人们,还是看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爸爸单位上的个别人家,已陆续添置了电视机,刚开始也就是12、14寸的黑白电视机,没几年的时间,小彩电也开始“登堂入室”了。记得那时候,经常到别人家“蹭”看电视,尤其是年三十的央视春晚,几个小伙伴一定是想尽办法,也要“组团”找一户人家看完春晚。其实想起那时人多了在一起观看电视,气氛反而格外热闹。但经常去别人家“蹭”看电视,终归有一种非常无奈的心理,总是幻想着,能有一台属于自家的电视机。终于,在96年,彩电渐入人心。父亲一狠心,花了800多元买了一台20寸的彩色电视机,虽然那年我才近5岁,记忆却很清晰。

回头一看,我们从刚开始的显像管式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如今的等离子液晶彩电,人们在切身感受科技发展的同时,也在看着“春晚”翻天覆地的变化。它在带给人们节日欢乐的同时,也见证了时代的发展变迁。如此想来,在岁月更次的时刻,“春晚”更多的是留给了人们一段段难忘的记忆。

留下感动的瞬间:小时候看春晚要边看边录

作为90后的我,对于春节的记忆除了收压岁钱、吃年夜饭而外,春晚便是我春节记忆里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我记得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每个年三十都要去奶奶家,那会还是在家做饭吃。春晚快开始的时候,一家人一定要围坐在桌前,面前摆放着各种零食。全家人边看边聊天,大家看得聚精会神,基本上到曲艺节目的时候就会告别爷爷奶奶,往自己家里走了。因为不想错过后面的节目,父亲和母亲都是抱着我和姐姐急急忙忙赶回家,打开电视接着把没录完的节目用录像机录下来。

那时候,我有两个叔叔在国外,在那边还看不到春晚,等到他们回国的时候,就把录像放给他们看。再往后,随着通讯科技越来越发达,有了智能手机大家都是拿着手机看春晚。身处他乡的叔叔们,如果想看也能通过网络看春晚,我们再也不用录了。回想一下,那时候的春晚,舞台布置简单,效果却很赞,大家都很期待,而如今舞台效果“开了挂”,看得却不再那么认真,要么边看边发朋友圈,要么就是给朋友发祝福短信,要么忙于抢红包,把春晚当作“背景”。但无论如何总要打开电视,播放着春晚。

春节晚会作为央视的一个品牌节目,也是几十年里全国人民关注的话题和焦点,对于每个人,留下的记忆当然是有所不同的,有模糊的,有清晰的,有让你开心快乐的,也有能触动你灵魂深处的。但我认为,总归还是留下了欢乐祥和。春晚一年比一年有创意,春晚从简朴到豪华,既反映了国家发展进步,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本质。此时,心里情不自禁有种感慨:“春节不看春晚总觉得缺点什么,有了它才能过一个完整的春节,或许这就是春晚存在的意义吧。”

抹不去的儿时记忆:守岁看春晚是最美回忆

在往年,除夕夜成为家人唯一一个会熬夜的夜晚,我们姐妹俩会跟母亲一起坐在被窝里,暖暖和和的看春晚。爸爸会因为我们叽叽喳喳讨论发一点小脾气,小品一开始,全家人又会一起大笑。看着春晚,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快到十二点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又要起来忙活。此时满街鞭炮隆隆,预示着将迎来新的一年。

但是自从离开校园,踏上“工作路”后再没将春晚看完过。“最近这几年,年三十儿我都没有正儿八经的认真看过春晚,基本上守着手机,玩红包,用微信拜年,偶尔看看电视上的节目。”对于90后的我来说,小时候守岁看春晚已经成为儿时的回忆。近几年来几乎没有等到把春晚看完就去休息了。一是因为成家后有了宝贝,养成了规律的作息时间,二是工作了一年,好不容易可以放松休息一下,决不能“浪费”。毕竟第二天还有重播,后面再补上也不迟。

在所有的春晚节目中,我最喜欢的是要数小品节目,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这一点都没有变化,现在即便是不能完整的看完春晚,但也要坚持把小品看一遍,总有一两个小品很搞笑,里面总有一些台词会成为经典。就好比本山大叔的“忽悠,接着忽悠”的经典台词;“这是为什么呢”扭捏的声音也让我们记住了小沈阳;还有那些响当当春晚大腕:《懒汉相亲》让大家记住了宋丹丹;“领导,冒号”相声《巧立名目》的这一句台词逗坏了观众,也让我们记住了他们……一个舞台,一个演员,一句台词,一个造型,总有一个能勾起我们脑海中的春晚瞬间。

新闻推荐

江西省政协委员、九江市政协主席建言抢救保护庐山百余栋别墅

杨小华代表政协九江市委员会作《庐山别墅保护与利用刻不容缓》的发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九江市委员会网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擦亮城市文明窗口2019-01-30 01:00
评论:(光影里的我与春晚)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