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名人堂作家故事,扫码上封面新闻看视频。
幽默文笔 表现当代人的精神状况
《应物兄》的故事主轴事件是济州大学筹备成立一个儒学研究院。济大著名的几位老教授:古典文学研究泰斗乔木、考古专家姚鼐和古希腊哲学专家何为老太太,世界级儒学大师、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程济世先生,以及这些大师众多的门生、弟子和友人,纷纷亮相。此外还有人物遍布政、商、学、媒体、寺院、江湖、市井。其中知识分子的言谈和举止细节,细致传神,令人印象深刻。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知识生产的状态,社会与大学的关系,现代知识人的精神出路,都在其中找到思考的切入口。
小说中,知识分子妙语连珠,言语幽默,让整部作品有一种轻盈感。但是妙语如珠多了,就容易显油腻。一部大作,还是需要重量与轻灵兼备。沉默内敛,扎根在根基处的学者,往往才是真正令人起敬的对象。在《应物兄》中,李洱所描摹的众多知识分子肖像中,双林院士就是一个根基型人物。他是一个物理学家,下放期间即便在猪圈旁也不忘用算盘计算导弹运行数据。离开“五七干校”后即隐名大漠,长年与家人不通音讯,妻子死了、埋了也不知道。到了有孙子的时候,还没得到儿子双渐的谅解。他多次悄然潜入济大图书馆,只是为了看一眼可能来此查阅资料的儿子。他一直保持着读古诗、打算盘、用毛笔写字的习惯,与同代人用文言通信的习惯。李洱对“双林院士”也格外情有独钟,“鲁迅曾有著名的“民族脊梁”一说,双林院士就是这样的脊梁,在需要的时候,这样的人会义无反顾,会挺身而出,默默扛起民族的重担。”
描摹各路学者,知识点密集,语言生动幽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钱钟书的《围城》。把知识分子写活了,但《应物兄》并不仅仅写学院派的知识分子。文学评论家李敬泽坦言自己看《应物兄》,“我专看好玩的地方,专看活色生香、人情世故的地方,专看人的那些欲望、他的那些复杂的经验、他的那些所坚持、所追求的地方,专看那些人和人之间真实体现我们这个时代,所谓中国经验,或者这个时代的经验,人和人之间的复杂性、复杂关系的地方。说白了,我就专看热闹,我觉得那也是充满着这个时代复杂烟火的世界。”13年写作 要对人物的命运负责任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文学评论家潘凯雄提醒,“不能仅仅从新时代的《围城》这一个点,或者《儒林外史》那一个点去解读,因为《应物兄》的全貌更像是当下社会众生相的一个文学版的‘清明上河图’。”
在《应物兄》中,李洱借人物的对话、讲演、讨论、著述、回忆、联想,引用和谈及的中外古今文献高达数百种。包括《诗经》《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经史典籍,以及《理想国》《诗学》《五灯会元》《梦溪笔谈》《周易本义》《国富论》《哲学史讲演录》等大量中外名著,从中可以感受到李洱强大的思考背景和阅读范围。书中或展示、或引用、或杜撰、或调侃的诗、词、曲、对联、书法、篆刻、绘画、音乐、戏剧、小说、影视、民谣、段子、广告、脱口秀等,更是密集出现。
在《应物兄》后记中,李洱介绍了写这部小说的曲折过程。2005年春天他开始动手写。当时他在北大西门的畅春园,每天写作8小时,进展非常顺利。但突如其来的一场车祸让他差点没命,恰逢母亲生病,不得不让他重新调整计划。这部小说他两次从头写起,写坏了三部电脑。最终在朋友的期待催促中,于2018年终于写完了这部小说。当然,小说写作时间持续的长短,跟小说质量没有直接关联。小说写13年,李洱说,“这对作家来讲不是一件光荣的事情,这个事情可能说明我的才智、智力中等,所以小说要写13年。如果是非常聪明的话,可以写很快。现在网络小说动辄上百万字,很常见。同时也说明我是比较认真的作家,愿意对文字负责任,愿意对作品中的人物的命运负责任,愿意对他们生活中的美的细节,他所遇到的每个困难,他心灵的每个褶皱愿意深入其中,并且感受到他们的悲欣,这点我是做到了。”
李洱写《应物兄》写得非常投入。“我觉得我跟作品中的人物在一起生活了13年,他们如同父兄和姐妹。人文社的编辑有一天到我的办公室看我写后记的时候,他发现我趴在桌子上哭,2018年11月27日,他拍拍我肩膀,他说你赶快把它发走吧,发走吧。”得到如此多的关注,李洱很欣慰,“在百忙之中,读者还能够捧起这么厚的小说,让我觉得,读书人还是有希望的。”李洱期待真实的、有效的讨论,“在真实、有效的讨论当中敞开一个真正的学术的、阅读的、问题的、哲学的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当中我们能够再一次发现自己,发现自己肩上都有什么东西,哪些东西需要卸下来,哪些东西需要继续放肩膀上,或者从左肩移到右肩。”
新闻推荐
何云像。(资料图片)何云,原名朱士翘,1905年生于浙江上虞县朱巷乡(今上虞区永和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1年考进杭州师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