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大寒育春 ◎超凡

来源:亳州晚报 2019-01-16 09:0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超凡

节气马上就要“大寒”了。

天寒地冻,百草枯寂,“大寒”,镇住了多少颗跃跃欲动的心!

然而,新的希望也将在这个节气萌发,“大寒”不久,就要“立春”了呀。

天冷,四顾不免清寂,在这颗蓝色星球上,已知的动物中不怕冷的不多,南极企鹅、北极熊之外,还真数不出几种。至于植物,喜欢寒冷的更加稀少。雪莲花算一种,据说开在高原地区半山腰的雪地里。没见过鲜品,药店里的干品似乎不算。我们身边所谓的“耐冬”物,亦不过冬青一类不凋叶子而已,只有蜡梅是凌寒而开的,被吹嘘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算是为植物类抗寒挣了一口气。

畏寒喜暖,似乎是国人的习性。成语中不乏例证,如“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半句六月寒”,把良言比温暖,将恶语拟寒冰,可见,世人逐温暖远严寒的习性由来已久,或者与生俱来。

北方之寒虽酷烈,但不算什么,有雪但有炕,似乎是一种享受。譬如出山海关到东北那地儿,一到冬天,大雪三尺,一望银白,滴水成凌,但农村家家户户有火炕,劈柴榛子燃起来,火炕温热如春。一家人饭毕,盘腿炕上猫冬,嗑嗑瓜子儿唠唠嗑儿,侃侃大山聊聊天,一个冬天下来,个个成了口才伶俐之人。而在城市,政府集中供暖,家家室内如春,偶尔外出,寒冷也如同雪糕,成为生活的点缀。苦就苦在居住于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大众了,地处不南不北,城市、农村均不集中供暖,而这里的冬天又是贼冷,有时能低温至零下十来度,虽然有了空调,但制出的热量,往往杯水车薪。室内不暖,室外更是寒气逼人,以至于东北朋友来了,也直呼“冷得受不了”,让我们惊诧不已。

有钱、有心情的朋友不甘受冻,少数人变成了“候鸟”,在海南岛购置了房产,每到冬季将临,一翅子飞到海南,沐浴阳光沙滩,待到花开春暖,再迤迤然回归故里,可称“花开春又来,直把寒冬都躲过”。

羡慕归羡慕,我辈寒门其实也有理由可说。故乡冬天冷,不假,但万事岂无因缘?无冷何以言热?咱住的世界,虽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婆娑,其实,万事万物无不互相依存,地球上既然有八千八百多米高的珠穆朗玛峰耸矗天际,就有一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深陷海底;既有南北极零下几十度的极寒,就有赤道附近几十度的高温,无不一阴一阳,相辅相成,互相对应。再如生物,凡毒蛇出没之地,必有解毒的药草,互相克制。《老子》总结说:高下相形,长短相成。此理谓之物极必反,天地之道也。

所以,长期在一地生活习惯的人类,在遗传基因中,已经刻画了适应该地环境的密码,如果大幅度改变生活环境,往往会生出不可预知的后果。

再如天道,从“春雨惊春”开始,循环一周,就到了“冬雪小大寒”,接着又是“春雨惊春清谷天”了,如环无端,往复不止,冬孕育了春,春又衍生了冬,彼此互为新娘。这不仅是中国人的智慧,也是全人类的智慧呢。

再过几天就是“大寒”节气了,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酷冬至此,已是强弩之末,还能冷几天呢?

马上又是立春了嘛!

不信你看,枝头的梅花虽香得浓烈,而迎春花已经悄悄孕育出米粒大的花苞,只待梅花在枝头恋恋眷眷之时,迎春花的艳黄就会骤然怒放,把春天渲染得俏丽万方了。

新闻推荐

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

据新华社重庆1月15日电(记者谷训)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寒育春 ◎超凡)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