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春节不足一个月,置办年货的高潮已经到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网购已成为人们置办年货的首选方式。除了各大电商平台纷纷推出的“年货节专场”,通过各类活动吸引消费者之外,微信朋友圈也成为人们购买年货的捷径。
网购年货“轻装”回家,美!
在某机关单位上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春节置办年货,她都选择网购,既快捷又方便。“我的老家在江西,过年回家要转好几趟车,如果带上年货实在不方便,还不如在网上下单后直接快递到家,我也可以‘轻装’回家了。”
“过春节要买的东西很多,但那么冷的天气又不想出门采购,选择网购是最好的办法。”市民王女士表示,虽然网购便利多多,但为了更省钱,她会选择包邮的货品;如果不包邮,她一般都“忽略”。
记者注意到,淘宝、京东、苏宁易购等各大电商平台已纷纷推出“年货节专场”,通过发放优惠券、秒杀、打折等活动吸引消费者选购。
朋友圈里买年货,潮!
“我有几个要好的姐妹都在做微商,有时候看见她们晒出各式各样的商品,觉得不错,也会买一些。”市民谭女士说,有一个朋友专卖忻城土红糖和牛轧糖,她曾买过几次,觉得口感不错,便将其列入了“年货清单”,准备购买一些做为礼品送给家人和朋友。“在朋友圈里购买年货,至少都是认识的人,产品也能信得过。”
既然有买家,就会有卖家,招女士就是一位专做腊肠、腊肉生意的微商。每到春节前一两个月,招女士就会在朋友圈中做推广,很多朋友纷纷跟她预定腊肠、腊肉,有的留着自己吃,有的也会送给亲友。“大家在春节串门时总要送点来宾特产给亲友,但总担心市面上的特产价格昂贵,还不一定正宗,而我做腊肠、腊肉时间比较久,朋友们也信得过,所以生意也越做越好。”招女士说。■晚刊记者 李冠才
新闻推荐
以专题教育助推发改工作上水平 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爱民
本报记者孙海涛“发改委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提升能力敢担当,突出实效改作风。”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陈爱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