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食话】 中国人的“粥”文化 □袁跃兴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9-01-14 02:12   https://www.yybnet.net/

每到腊八时节,家家户户都会把腊八当作一个重要的日子,煮腊八粥。腊八时节喝腊八粥,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是我们的饮食文化,不仅表达着我们的饮食观,反映着我们的生活态度,更渗透着我们的人情物理。

关于粥的文字,最早见于《周书》:“黄帝始烹谷为粥。”进入中古时期,粥的功能更是将“食用”、“药用”高度融合,进入了带有人文色彩的“养生”层次。粥作为一种传统食品,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更是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到了现代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粥,如八宝粥、小米粥、紫米粥、皮蛋瘦肉粥……

文化的概念固然应该来自于宏观的文化现象,但文化更应该是我们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存在和渗透于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之中。所以说,文化实际上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我们饮食中的“吃粥”也是一种文化。

粥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苏东坡、袁枚、郑板桥等大文人,都曾用生动的诗文赞美过“粥”。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描述冬日里吃暖粥的生活情景:“天寒冰冻时,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暇日咽碎米饼,煮糊涂粥,双手捧碗,缩颈而啜之,霜晨雪早,得此周身俱暖。”据说,林语堂读了郑板桥这段言大米稀粥之好的文字颇受感动,说这反映了中国人对待饮食的郑重态度。

从现在来看,食粥,是中国社会最为普遍的饮食现象。在南方,凡是能做菜的物品都可以入粥。小火慢慢熬得翻滚沸腾,是一种婉约到了极致的风情。北方人做粥,多用五谷杂粮,一家人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大口大口地喝粥,由此最见北方风土人情……

不过,粥在特殊的时期,还可以用来接济、帮助生活困顿的人,这样的粥,便有了体现那些乐善好施者古道热肠的饮食文化以外的意义,含蕴着“善”的伦理。

冬日,我们如果亲自熬制一锅浓香、醇厚的粥,一边品吃着这温热、适口的热粥,一边想到我们的“粥”文化,想到蕴含在“粥”中的人情物理,世态风情,会给我们带来多少生活的感悟呢?

新闻推荐

法院开通“老赖地图”,值得点赞推广

史洪举运用一款小程序,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某小区的高志惊奇地发现,自己居住的小区竟然是个“老赖”重灾区!这款小程序就...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新食话】 中国人的“粥”文化 □袁跃兴)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