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早在10年前,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就已经指出,小学生睡眠不少于10小时,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然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我们每5年做一次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可以用‘每况愈下’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情况”,同样的问卷、同样的省份,同样是小学四年级到初三的学生,通过纵向的比较就能发现,他们的睡眠问题没有改善。
国家规定的睡眠时间,看起来要求不高,实际上做起来却很难。网上流行着一些“超级中学”的作息时间表,早6点至晚11点是这些学校的标配。事实上,很多学校都是如此,有些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作为一个学生家长,笔者对此深有感触。孩子上小学时,还能相对保证睡眠时间;到了初中之后,基本都要到晚上11点才睡觉;而上了高中,基本要到晚上12点才能睡觉。从一定意义上说,“超级中学”无所不在,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毛坦厂”。
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源就是“剧场效应”——大家都在剧场里看戏,突然有人站了起来,为了能够看到台上,其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最后站的人越来越多。正如很多人感慨的,如果高考制度得不到根本改变,想要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几无可能。但是就目前来看,从根本上改变高考制度,起码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这是否就意味着保证学生睡眠只能成为无解题?
并非如此。虽然高考制度是现在很多教育问题的总源头,但这不应该成为多数教育问题的护身符。改革当然需要推进,在没有根本性改变之前,并非无计可施,不妨多些问题导向,只要对学生有利就做。从已成共识、相对容易的环节做起,然后再慢慢扩大,进一寸终究会有一寸的欢喜。
众所周知,现在游戏系统推出了防沉迷功能,到了一定时间自动断网。受此启发,在规定学生睡眠最少时间的同时,能否规定学生最迟睡眠时间?现在不少学校要上晚自习,到家往往接近晚上10点了,能否出台规定给晚自习放学时间划红线?很多孩子结束了学校晚自习还要再去补习班,能否出台规定不允许培训机构“白加黑”?倘若有心研究,还有很多细节工作可做。
新闻推荐
雍小英家住小城西南牧马河北岸,单位在县城东北角北山脚下。从家到单位有无数条路可走,每一条路风景都不同。可选东西横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