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珉
小寒过后,天越来越冷。上一场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又一场雪不期而至了。
冬天乡下的小镇也是寂静的,就连马路上也没有往日的喧闹。白雪覆盖着山脊,流经镇子的小河还能够看见水在流动,别的景物似乎全都凝固了。
此情此景,不禁使人想起古往今来名人读书的趣事轶闻。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孙康,幼时酷爱学习,可家境贫寒,夜间无灯可供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
一天夜里,他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他忽然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一盏昏黄的小油灯要亮堂得多呢,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
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砥砺求进,学有大成,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并且官到御史大夫。
鲁迅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由于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鲁迅就是这样,在极寒的冬天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
现在读书,当然用不着映雪读书,嚼椒读书了。如果在下雪的冬天来读书,也是别有一番情趣。这不,手捧一册书,临窗而坐,在窗外雪飘的映衬下,和着身边暖暖的火炉,静心读着。手边还会有一杯香雾氤氲的热茶,那书与茶是相配的,书中自有香暖屋。这样的天,坐在火炉旁静静地读书,听雪悟意,让瑟瑟的冬天予人以款款的诗意,也不失为一种惬意的生活。
手执卷书,端坐于火炉,似乎可以闻到炉火带来的书香。将唐诗置于炉台上摊开,让它释放出李太白杜子美的才情三千丈;将宋词放在炉火上烘烤,让它散发出易安居士的委婉和东坡先生的豪迈。
一炉一茶一痴人,一书一笺一世界。有书,即使是飘雪的寒冬也不会冷清。读书能够静心,更能暖心。能够在冬雪的映照下,看到春暖时婆娑的花影,呼吸到金秋时清幽的暗香。
静坐于火炉旁,透过窗户可以看见火炉的烟囱冒出的炉烟,那烟恰似一炉香云袅袅。不觉想起那“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的诗句,似乎飘落在炉火旁。
冬日读书,外寒内热。即使是有雪花飘飘,那也似缕缕书香。
新闻推荐
普通面膜“蹭热度”冒充医美面膜,成本3元叫价至少翻5倍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邓瑞璇毛一竹
“比普通面膜安全、效果好!痘痘、痘印、敏感肌都能用”……时下,医美面膜广告势头强劲。原本医疗机构用于皮肤治疗的医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