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称,中国人口负增长将提前到2027年出现。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持续加速减少,预计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报告指出,中国的人口负增长已经势不可挡,从现在开始亟须开展研究和进行政策储备。重视发展老龄产业须作重要应对措施
专家表示,与人口负增长相伴的高度老龄化,对中国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很多的制度安排与社会心理准备都不足。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教授陆杰华表示,政策储备不仅仅是生育,还包括教育、住房、社会福利、医疗等方方面面。
我国老龄化日益严峻,2017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 2.4亿,占总人口的17.3%,老龄产业发展未来应该作为国家的一个重要措施来应对老龄化。报告预测,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将持续加速减少,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专家表示,近年来,企业用工荒已经不同程度开始出现。其实人在50岁到65岁这15年之间还是有很强的劳动能力。短期来看,我们会改革退休年龄,另外,我们一些工作场所的条件应该要适应一些高龄劳动者。
建立政策储备
完善福利制度
为了更好地应对,报告提出了多项政策建议,比如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长期照护保险应迅速建立、完善和展开;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和医疗资源分配制度改革等。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建民指出,从人口手段来说就是提高生育率。但这两年适龄夫妇一孩的生育意愿也在走低,2017年的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 51.2%首次超过一孩。上海市妇联主席徐枫认为,要健全0到3岁托儿服务体系,还要有效降低企业负担,鼓励用人单位雇佣女性,进一步完善生育的福利制度。 (岩松)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荆淮侨)近年来,一大批超级工程和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组织得到国家科技奖励。近日,多位“改革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