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食品健康行业事件众多,各种网络谣言更是“兴风作浪”。如人可以感染猪病毒、大蒜能验地沟油等。有些谣言让人恐慌,有些让人啼笑皆非,让我们回顾过去一年,看看都有哪些谣言,其真相又是什么。
电子烟健康环保排毒?
谣言:3月,朋友圈中流行起一种新式香烟——电子烟,宣称不含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
真相:人抽烟之所以会上瘾,是尼古丁这种物质在作祟。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副研究员梁立荣表示,目前临床上并未将电子烟纳入戒烟方法,也没发现通过电子烟成功戒烟的案例。
吞活蝌蚪可治病强身?
谣言:4月,一段网上热播的视频中,一名家长将活蝌蚪喂食给孩子,称营养价值高,可以强身健体。
真相:活吞蝌蚪不仅不能治病,而且一旦感染了裂头蚴寄生虫病。感染严重时,会出现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引起昏迷或呕吐、间歇性抽搐,甚至瘫痪。
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
谣言:一直以来,“朋友圈”流传:“人的体质有酸碱之分,需要补充碱性食物来平衡”;“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都是酸性体质惹的祸”……
真相: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酸碱体质”本身就是一个伪理论。现代医学中根本没有“酸性体质”“碱性体质”这些词。
大蒜可以检验地沟油?
谣言:6月,有人将大蒜放进两杯“食用油”中。其中一杯的大蒜发黑、发霉,于是得出结论,地沟油中含有黄曲霉素,会使大蒜发生霉变。
真相: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解释,地沟油使用化工手段进行深加工、精炼后,把里面的所有脱纯物质全都去掉了,因此地沟油不一定含黄曲霉素或者黄曲霉素超标。
食盐添加亚铁氰化钾?
谣言:7月,多篇关于食盐中添加亚铁氰化钾的文章在网上传播,均宣称“食盐中添加了亚铁氰化钾,对身体有害”“有剧毒”。
真相: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阮光锋撰文表示,亚铁氰化钾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加到食盐里是为了防止结块。全国盐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发表声明称,“亚铁氰化钾”作为食盐抗结剂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麦片含草甘膦会致癌?
谣言:8月,网传外媒报道,美国环境工作组检测了45款燕麦产品,在43份样品中发现了“草甘膦”,其中31种草甘膦残留超标。
真相: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教授赵力超表示,爆出麦片致癌的美国环境工作组(EWG)并非权威,标准缺乏依据和论证。此外,草甘膦是全球知名的除草剂,多家权威机构均未发现它对人体有明确的毒性。
多人感染猪病毒死亡?
谣言:8月,国内发现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关于感染猪病毒致人死亡的谣言在朋友圈传播。
真相:农业农村部已多次辟谣,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病毒不会感染人。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博士、副研究员张宇也表示,非洲猪瘟疫情主要危害生猪养殖业,导致生猪死亡率较高。
木耳栽培打药不能吃?
谣言:8月,一名男子给黑木耳喷洒药剂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名男子称,黑木耳种殖过程中要打除草剂、杀虫剂以及“激素”等。
真相: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钟凯表示,在木耳栽培过程中,正规的操作应该是用地膜覆盖的物理防控措施。而且木耳的虫害并不严重,不需要农药,通过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即可。
一勺三七粉能治百病?
谣言:有人说“调理三高,吃药一堆,不如每天一勺三七粉”,还有人讲“一勺三七粉,浑身百病消”,把三七的功效吹得神乎其神。
真相: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药剂科副主任、主任药师林晓兰表示,三七的主要功效为化瘀止血,活血定痛。“是药三分毒”,使用时药不对症也是会出问题的。
人工耳蜗丢失要开颅?
谣言:12月,一则“弟弟丢失价值20多万元耳蜗,重配可能需要开颅手术”的求助刷爆朋友圈。
真相: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常委、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耳鼻喉科教授马芙蓉介绍,人工耳蜗分为体内装置和体外装置两部分。体外装置需在耳朵后上方的颅骨上固定,体内部分的植入不需要开颅手术,只需从耳后打开一个小切口即可。丢失了体外装置,只需要重配就可以。(新京报)
新闻推荐
中新社昆明1月6日消息,作为中国首批“瑜伽硕士生”,中印瑜伽学院首届硕士研究生自2018年9月入学以来,一直备受外界关注。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