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
假面舞会、品酒调酒、VR体验,这些看似和老年人生活“不搭边儿”的词,如今在本市首个共有产权养老社区——北京双桥恭和家园完美结合到了一起。老人在家里养老、享受“定制款”养老服务套餐,恭和家园开创了“中国式养老”的新模式。据了解,这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第一个吃螃蟹的”。(1月2日《北京青年报》)
双桥恭和家园的共有产权养老社区模式,丰富了养老路径,实现了“老有所养”和“老有所乐”的有机结合,其特点在于:房屋产权实行共产模式——购买公寓者享有公寓的95%产权,余下的5%产权由乐成养老作为养老运营商永久持有;恭和家园总面积的40%为自持部分,由乐成养老成立专业的养老运营公司,为社区住户提供永续的适老服务。这意味着,消费者所购置的房屋产权既有普通商品房的属性,可以自由转让、出租、继承等,实现房屋价值的保值增值;又有着养老属性这个特殊的功能定位,从而实现了“居住+养老”和“商业+公益”的全面结合。
权威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31亿,养老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且潜力巨大,个性化需求对供给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居家养老依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基础。在浙江,一项调查显示,居家养老服务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96%以上人员赞成。
当前,由于公立和民营的养老机构先天不足,加之众口难调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很难真正成为解决现实需求的抓手。共有产权养老社区有效弥补了各项短板,体现出综合优势:一是产权的获取成为最大的养老资源,也让遇冷的“以房养老”避开了传统的模式,有了新的实现路径;二是共有产权的划分,清晰界定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有别于其他商品房的养老属性,并通过专业养老营运公司提供永续性服务,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愿景;三是“专业养老服务+居家养老”的有机结合,既尊重了居家养老的传统习俗,又通过专业机构的服务,消除了养老院画地为牢的体制瓶颈,使小区成为事实上的分散式养老院;再加上社区综合体和互助性的建设,让共有产权养老社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中心。
有了产权这个最大的保障基础,老人们的权利就能得到充分的保护,也为后续的养老服务创造了条件,小区93%满意度是对模式创新的肯定,也为后续的改进提供了方向。商业并非天生功利,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参与养老事业,共有产权养老社区试点提供了难得的示范借鉴价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马学礼)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了《建立我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确定和基础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