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萍
说起长安,就会想到唐诗热烈、骏马奔驰、苍鹰展翅、牡丹雍容。读了高亚平的散文集《长安物语》,我对长安这方承载了厚重帝王之气和灿烂西部文化的富庶之地有了另一种更具亲和力的认知。在大唐的明月、李白的诗篇之外,我真切感受到了一座城市和生活在城里的人,在时光河流里的风尘仆仆和怡然自得。历史记忆、故土人物、山川风景,深情款款。作者寄情故土,心向自然,以泥土里生长的风物景致封存故乡的情感温度。作者由乡村走进城市,乡村与城市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水乳交融。透过文字,我们能看到城市化进程的履历,感受到作者对故乡的感恩和眷恋。
故乡的清风拂过成长的岁月,泥土的芬芳浸润着灵魂,经历城市奋斗打拼的酸甜苦辣,穿越大长安的繁华锦绣,淡泊宁静的乡野真趣与作者如影相随。携幼女放风筝欢乐无边,和文化名家品茗聊天惬意恬淡。贫富丰简都适应,风雅凡俗共赏之,大俗大雅之间融洽自在。《城墙上的风筝》飞过少年梦幻,《风从城墙边吹过》漫过了成长、成熟的岁月。行走长安城几十载春秋,风景人事滋养了作者宽容淡泊的心性,所以,诸般辛苦疲惫似乎不值一提。《小南门》赏花;《四府街》吃油泼面;《粉巷》《文昌门》淘书会友;《大雁塔十字》留下青涩爱情;《纸坊村》《方家村》居住,你来我往,淳朴的邻里情谊;《翠华路》的清净,《曲江》的和风,盛开的花,逝去的梦。难忘父亲出差带回的椰子糖;难忘父亲带“我”去易俗社看大戏,一起吃馄饨、小笼包;难忘“我”考上大学,父亲开心地款待乡邻。写同学少年青涩之恋,两个美丽的女同学令人唏嘘的命运,纯真的爱怜令人叹惋。老师、邻居,身边的凡俗大众,不同的人生风景。
乡情、亲情、友情、爱情在长安城的街街巷巷里涅槃,白衣少年不觉人到中年。温馨的画面历历在目,纯澈的情谊温暖在心,每个真挚的日子都令人怀恋。长安城不断沉淀蜕变、包容演进,逆龄生长出新的博大青春,人生却只能无可逆转地向前。作者张开双臂,用整个身心拥抱流逝的岁月、拥抱真实的生活,真挚坦诚地感悟着人间冷暖,脚踏实地品啜生活的每一缕烟火,真心真意惦记每个亲友邻里,心中有容有爱,才有了这般淡泊真挚,从容自在。
高亚平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小事,却并非小我闲情逸致,也没有给生活加一条闪光的尾巴以示深刻。寻常日月,有情有味,恬淡幽远,体现着作者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热爱。平凡小事,寻常物件,因着作者的纯挚真情,神气凝聚,极具感染力。
《长安物语》写人记事,抒情论事,围绕中心,不蔓不枝,言简意深,像友人漫谈,自由亲切,雅趣情致,令人愉悦。诗意就在眼前,何须远方寻觅。作者言简义丰述说着故乡的风物。风物篇,《春天的野菜》,夏天的《荷》,《紫薇》《柿子》《茄子》《豆四种》《木槿》《秋荠》《喜鹊》《螃蟹》《石榴》等等,风土物象、农田稼穑、阴晴雨雪、花鸟鱼虫,与人息息相关的各种生命悉数笔下,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视角具象,文字缜密,细腻简约,风趣十足,令人耳目一新。《忙月闲天》拾麦穗、捡豌豆、撵野兔,充满童趣。景物篇,历史人文、地理知识和自然风情交融呈现,意蕴旷达,情感的体悟与倾诉似有空灵、通灵之境。作者万物对语,心意舒展,思致悠远,自在落笔,一气呵成,层次清晰立体,结构严整,格局玲珑。读来简明有力,意蕴隽永,留有余味,全然没有小话题的絮絮叨叨、芜杂散漫。
《长安物语》全是平实的语言,读来平易亲切,自然率真,新鲜活泼,简洁传神。作者对语言的锤炼,简劲舒心,干净利落。生活化口语表现了最普遍的内心情感,字里行间有作者独特的生命体悟,丰厚的学养沉淀和个性灵气酝酿了这些清新质朴的句子。衣食住行,喜怒哀乐,风俗物事,即成妙文佳作,生趣盎然。
掩卷遐思,云天相接的地方有一处旷大的城郭,高低错落的建筑,阡陌纵横,这便是长安。大雁塔广场上恢宏的音乐喷泉,大唐芙蓉园里逶迤的宫殿楼台,十三朝古都长安以博大的赤子情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和绵远文明。旌旗猎猎,号角铮铮,多少历史在这里上演。长治久安,和谐安乐,多么美好的诠释。正是无数的平凡人用柴米油盐酱醋茶与琴棋书画诗酒花,在无数的寻常日月里,演绎着长安城的烟火,从芬芳的泥土里催生出了一茬茬人类文明。不论生在城市或者乡村,《长安物语》对长安的人事景物群像的描绘,就是对人们心中故乡的描绘。温和的视角,纯净平白,自然真挚,百味蕴藉,诗意绵长。
新闻推荐
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