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上接12月12日13版)
五
下午,桑妹正给顾客做足摩,手机唱起《悠悠岁月》,老跋说,他跟崔大师商量过了,想给张开顺找个差事干干,以解燃眉之急,问她有啥想法?
真不巧,猫大已经回桑园了,那俺家的几亩桑园咋办呀?
桑园又不会吃喝拉撒,让它慢慢长着去。
那猫大的锁摊子咋办?
把家伙封了。
那俺家三只羊一窝鸡咋办?
把它交给恁婆婆照看。光靠经营磨眼生意,你家到驴年马月才能脱贫致富呀?
桑妹想想,有道理。
这是家国大事,俺得跟猫大坐下来好好地酌议酌议。
当下便给张开顺悠去一个电话,你明天来一趟。来时把你的麻窝子头理理,鼻洼洗干净点,衣角抻直点,穿上皮鞋,鞋带换成一色的,长短要一致,别给俺丢人。
桑妹只顾着通话,把顾客晾了起来,顾客不乐意了,脸色呆黑着,把床帮拍得啪啪响,美女,是你的家务事重要,还是我的脚重要?
对不起,是你的脚重要。
第二天早饭一罢,桑妹领着光头净脸的张开顺去见崔大师,崔大师正在门口喂刺猬。遂起身把他俩让进屋先喝茶。丢了句,不好意思。
继续喂刺猬。
崔大师喜欢画刺猬,三年前养了一对,那时住四楼,不慎跑丢一只,从四楼掉下来,摔成脑震荡,整日摇头晃脑,不久便抑郁而死。前不久,又续了一只,改住一楼工作室。
张开顺乍一见崔大师,吓了一跳,身子半侧着,左脚虚起,不敢正眼看他。
崔大师把食盆放好,笑了,我的形象吓着你了吧?
张开顺憨笑笑,实话实说,不像个好人。
图书馆的大老武管我叫日本鬼子,禅阳寺的莫师父管我叫小日本。
张开顺再次憨笑笑。
小叙一罢,崔大师拨通了马腾的手机,问他在哪里?
在公司。
给你物色个助手,在公司候着我。
崔大师领着张开顺走进鬼子广告公司时,马腾已经泡好茶虚席以待。
鬼子广告公司一直是崔大师的隐痛,十年前他自任经理,妻子周红负责业务。接活多,忙不过来,后来就高薪聘请了两个杭州小蛮子打下手,一来二去,其中一个小胡子不知咋就跟周红挂上了。半年后,周红撇下两个孩子,跟他卷款私逃。
一夜之间,崔大师成了山桑的名人。
鬼子广告公司从此歇业半年,再度开业时,崔大师就摘出身来,当个挂名掌柜,特聘马腾为业务经理。
崔大师把张开顺介绍给马经理。马经理皱了皱眉头,上上下下缠了张开顺几眼。
公司业务忙,正求之不得呢。
说着,热情地把手递过去,再度审视几眼,跟崔大师交流了一下眼神,年纪是不是有点偏大了?
崔大师眼神一硬,跟我比呢?
风华正茂。
马经理说,张大哥,回头准备一下,周一就过来上班吧。
张开顺说,也没啥准备的,那……俺的锁摊子咋办?
崔大师说,老跋没跟你讲过吗?
讲过了,可俺舍不得丢下,好歹也是一门养家的手艺呀。
这样吧,把你的锁摊子搬来支在门旁,不过,幌子的名称得改成鬼子开锁。
这个不成!俺这是老招牌了,根子扎到老太爷那里呢。
经过一番计较,答应改为桑妹开锁。
张开顺不懂电脑,电脑也不懂他,相互插不上手,负责打杂,设计交给两个年轻人。每天按时上下班,先忙公,后忙私,开锁,或是抱着一柄木杈雕刻画本人物。
所谓画本人物,多是一些二十四孝图、二十四节气、金陵十二钗、十二生肖、水浒人物、三国人物等;或农耕图、风俗画、千福图、万寿图等。
崔大师发现他还会这一手,且刀功不俗,图谱古雅,尚俗尚拙,自成一格,大为惊喜,认为这是个很不错的商机,就吃葫芦刨根,你这些图谱是从哪里淘来的?
当年学徒出师时,师傅送的。
你啥时想起要把这些图谱搬到木杈上?
是跋队长提醒的。
这个老跋呀,脑瓜还真不俗呢!遂给老跋甩去一电话,老跋,桑妹一家脱贫有望了!就把自己的想法简要说了,他想收购张开顺的木雕工艺。
老跋就替张开顺留下个退脚步,说,不急,等我先见见张开顺,问问他有啥想法,然后,你再书归正传吧。
当下便拨通了张开顺的手机,劈头就来一句,恭喜你!崔大师看上你了。之后,便是如此这般一番。
张开顺一愣,烟蒂掉到脚面上。喂喂,你说他看上谁了?
附近有户人家在办喜事,音乐鞭炮的噪音大,听不清。
其实,张开顺隐约听清了,他是故意岔开,想静下心来跟桑妹再往深里琢磨一下,看看咋样回话才能更合适,事关家庭以后的出路问题,他不慎重不行啊。
两口子抠着脚心辗转反侧了一夜,临到日头红头绛脸起床时,这才统一了口径。
由桑妹出面,在电话上跟老跋说,崔大师的事先放一放,她想回一趟桑园,收购一批陈坯杈,然后,才给崔大师回个话。
老跋说,你啥时回去跟我言一声,到时我去给你配只手。
暗忖,不知这两口子又在玩啥把戏。 (未完待续)
新闻推荐
何勇海“二十三号路十六号大街口”“二十三号路二十号大街口”“二十四号大街十九号路口”……日前,有网友在杭州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