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15个高新园区,今后要统一品牌化管理,对外统称“南京高新区”。其中,一些老城区的高新区将借鉴纽约、曼哈顿等的经验,打造城市“硅巷”。
发布会现场
11月1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出台《南京市推进高新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南京市科委副主任、市121推进办专职副主任陈为生介绍,去年11月南京开始推进高新园区整合以来,整合效应初步显现,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的全国高新区最新的综合排名中,南京高新区在全国157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列第20位,前进7位,实现自2011年以来的历史最好名次。
“但是从园区自身发展来看,我们与同类型高新园区城市相比,差距依然存在。”陈为生表示,短板主要在体制机制创新性、产业竞争力、国际化等方面。“此时出台这一行动方案,正是推动高新园区发展质量变革的行动指南。”
陈为生表示,下一步将在几个方面发力,一是成立“南京高新区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实体化运作,对全市15个高新园区实施统一的品牌化管理,统筹推动各园区创新协调发展,二是强化赋能,发挥创新投资集团的引导功能,强化金融资本的支持,促进各园区之间错位发展、协同发展;三是建成“硅巷”,推动鼓楼、徐庄、白下等高新园区改造老厂房、盘活老校区等,激发主城区大学科教资源活力,打造集约紧凑、功能互补、结构完善、校地融合、产城一体、创新创业活跃度高的“硅巷”等。
科教重镇南京近年来在推进科技创新方面动作频频,南京市科委副巡视员杜新江还介绍,作为推进创新名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高新企业的培育工作过去一年成绩喜人:在全年四个批次高企申报认报工作中,高企申报数达2491家,是去年的2.7倍;有937家企业通过省级高企培育库认定,是去年的2.1倍,占全省的27%;全年净增高企数1282家,是去年的8.7倍。
杜新江介绍,高新企业可享受的政策,包括税收减免,政府奖励、融资贷款优惠,进入政府采购优先名单等。
新闻推荐
白乙化像。(新华社发)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石厂峪村一条南北向的主干路旁,白乙化烈士故居近年来人流不断。低矮的院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