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种子钟扬》

来源:淮河晨刊 2018-12-17 10:39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

他是生物学家,16年间穿梭在青藏高原采集4000万颗种子;

他是人民教师,将科研与梦想的种子播撒在无数学子心中;

他是一颗种子,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生根绽放。

长篇报告文学《种子钟扬》,真实展现了一位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共产党员。“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钟扬用他的一生讲述了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在他的身上,拥有很多我们这个时代、我们这个社会所迫切需要的优秀品质,即甘于奉献的“种子精神”,“功成不必在我”的自我追求与价值坚守,用人生所有报答对祖国的爱。

现本报撷取精华,让我们切身感受“精神珠峰”的力量。

第一章

“科学怪人”辞官记

从副厅级干部到普通教师:

决定一生的选择

33岁这年,已是副厅级干部的钟扬“罢官”了。

钟扬的人生,原本可以不这么“折腾”。15岁时,他就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二十几岁,成为当时国内植物学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事迹被央视《新闻联播》专题播报;33岁,他从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辞职到复旦大学当一名普通教师时,已是副厅级干部。

钟扬的成就,更是常人难及。当时,钟扬已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一种新的交互分类数据模型和检测系统树差异的新测度,并据此建立了一个基于生物学分类本体论思想的交互分类信息系统。

有人说,钟扬是个“怪人”,因为他做出了这个成绩,已经可以坐在办公室里,指导着手下一批人干活了。然而,他偏偏愿意从头再来。

这个选择,最终决定了他的命运,成就了他短暂而又璀璨的一生。

2000年初,湖北武汉,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有为,恭喜啊!”刚过下班的点,人们从各自办公室里鱼贯而出,时任副所长的钟扬走进王有为的办公室。武汉植物研究所四年一度的换届工作刚刚结束,所里决定把王有为从植物研究所下属的君安医药研究所调回来;让他担任所长助理兼资源研究室主任。钟扬闻知喜讯,第一时间前来道贺。

“你少拿我开涮,你还不知道我嘛,在下面闲云野鹤惯了,回所里反而有些不适应。话说你这次连任了,有什么打算?”这次换届工作同时决定,钟扬也在副所长的位置上连任一届。

“有为,我不拿你当外人,我这边确实有一个事儿。”

“我知道,你可能要到别处去了。”

“那倒不是,但是我觉得可能是个机会。先不说这个了,咱们去我家里喝一杯!给你庆祝一下!”

王有为没有再追问。他知道,钟扬在副所长的位置上干得并不轻松。钟扬曾经跟王有为说,很多事情身不由己,而且当上副所长以后,风头正劲,反而会惹人忌惮。

其实当时王有为已经猜到,钟扬所说的“机会”,可能是复旦大学。因为他知道,钟扬的一位忘年交陈家宽刚被调到了复旦。

据王有为了解,陈家宽是应复旦大学的邀请,准备“拯救”已经濒临解散的复旦大学生态学科。为了这件事,陈家宽正在四处寻觅“救火队员”。在陈家宽眼里,钟扬人品好、学术能力强,同时心胸开阔、有格局,完全有可能成为卓越的学术带头人。他希望钟扬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

“钟扬,大致的情况也跟你说了,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上海的发展现在急需生态学科的科技支撑,复旦大学作为重点大学,理应承担起这份责任。你愿不愿意加入我的团队?”

在开口的时候,陈家宽的心里其实是打鼓的。一来,钟扬在武汉植物研究所可谓一路顺风顺水,从一个负责技术的工作人员成长为副所长。二来,钟扬到复旦大学以后,为了生态学的需要,可能要再次面临学科的转换,从植物学转为生态学,这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从头再来”。三来,当时我国的高等教育还处在低谷期,教师待遇普遍低,科研经费少,所以人才流失严重。如果是一般人,陈家宽的邀请很可能会尴尬收场。

可钟扬却一口答应下来:“等我这边办完手续,我就去找你。”

钟扬的干脆利落让陈家宽一下子愣住了,也让他觉得有点于心不忍:“钟扬,要不你再考虑考虑?你在武汉是副厅级干部,父母又在武汉工作,你下决心跟我了吗?”

钟扬又是干脆利落的一句话:“我绝不后悔。”

不出王有为所料,几个月后,在张晓艳调动工作的手续办好,钟扬也和复旦大学谈妥后,钟扬便写了一份辞职报告,“挥一挥衣袖”,把副厅级的职务和可期的大好前程都抛在了身后。

当时,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领导见到钟扬第一面就说:“你从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的位置调到我们这里来当个普通教授,有点屈才啦!”

钟扬爽朗一笑:“到哪里都一样干革命。”

“我天生就是要做老师的。”钟扬这么跟别人解释,自己出身教师家庭,呱呱坠地前一小时母亲还在讲台上授课。

此刻,钟扬终于真正圆了他的“老师梦”。

很多人不理解这位副厅级领导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浩明理解他:“他一生所眷恋的就是做一名普通老师,潜心学术,教书育人,他的眼里根本没有名利的位置。”

陈家宽在钟扬去世以后回忆说,钟扬之所以选择来到复旦大学,是因为他希望从科学家转型成为既搞科研又搞教学的大学教授。“钟扬一直有当教师的梦,第二个原因,是复旦的人文精神、文化底蕴,特别是对人才的信任和包容,强烈地吸引了他。”

事实证明,辞官任教的决定影响了钟扬的一生。带着教师这个钟扬最钟爱的头衔,他离开武汉,来到上海,而后又走到了青藏高原。

一走,就是一生。

从故事大王到“段子手”:

求知若渴伴随钟扬的一生

钟扬喜欢当老师,多半和他幼时的家教和严谨的家风脱不了关系。

在父亲钟美鸣的记忆里,一切如在眼前。

1964年5月2日,黄冈地区黄州镇,早上8:45,钟扬出生了。黄冈傍长江而立,长江是祖国母亲河,所以给孩子取长江别名“扬子江”之“扬”,定名“钟扬”。

钟扬天生求知欲强,从小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主儿,于是父母钟美鸣、王彩燕因势利导,实现孩子好学求知的愿望。

下期提要:6岁小学的时候,校长不相信钟扬能背出《毛主席语录》,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当面检查。结果钟扬背得一字不差,让校长刮目相看。

新闻推荐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 记录改革开放时代步伐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纪录片《四十年四十个第一》12日起亮相央视荧屏,通过聚焦40年来人民生产生活中发生的若干个“第...

相关新闻:
《天开海岳》2018-12-17 10:39
猜你喜欢:
评论:(《种子钟扬》)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