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多次询问过身边的“80后”“90后”朋友:“你们知道苹果的味道吗?”他们多会报以惊讶的目光:“苹果还能有什么味道,不就是香香甜甜的吗?”然而,在我这个上世纪70年代初出生的人看来,苹果的味道里却始终蕴含着一股浓浓的医院消毒水的味道,盘旋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
1978年,改革春风吹暖华夏大地的时候,我刚上小学。虽然一切朝气蓬勃、欣欣向荣,但商品供给还远没有今天这样丰富,市场也远不及现在这样繁荣,离衣食无忧还有着很大一段距离。那时,每个月父母若能带我去二街上的耿福兴吃回小笼汤包,就是幸福满满的打牙祭了;那时,街边凉粉摊主加麻油的方式是用掏耳勺式的小勺滴上一小滴;那时,想订上一份鲜牛奶还得找人托关系,需要每天起早去固定地点取还牛奶瓶;那时,妈妈为春节准备的“大白兔”奶糖、葡萄干总是东藏西藏,生怕节还没过就被我消灭殆尽了……
当然,水果对我们来说就更是稀罕物了。那时的水果品种很少,也就是苹果、梨子、桔子之类的几种本地水果。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为枣子天生就是那样皱巴巴、干巴巴的,直到上了初中才第一次品尝到新鲜多汁的冬枣。那时,一般的工薪家庭日常消费是不会买水果的。人们只有在去医院探望病人的时候才会称上一斤苹果或是买上一两瓶水果罐头。所以对我来说,也只能在陪父母去医院探望病人时才有机会一睹苹果的“芳容”。若是“有幸”自己染病的话,还会因祸得福地一饱口福,亲口尝尝苹果的美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一步步深入,我们的生活也在一天天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衣,从“衣穿一冬”到“日有华服”;食,从定量到营养;住,从简陋到舒适;行,从体力到便捷。特别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城乡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名特优新产品琳琅满目。水果的品种更是应有尽有,牛油果、火龙果、莲雾、榴莲……来自天南地北,很多都叫不出名字。进入新世纪,随着电商经济的蓬勃兴起,坐在家中足不出户,当地当季没有的水果可以从网上一键购买。要什么有什么,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买不到的。想吃什么,不分季节天天都能有,天天都能买。餐后水果早已成了很多普通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四季都弥漫着水果的香味。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享受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透过苹果味道的“变化”,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令人振奋的时代变迁。 许玮
新闻推荐
人民网消息,英国国际发展部国务大臣麦克·贝茨勋爵今年9月在中国进行了两周的徒步。这已经是他第二次在中国进行徒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