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坎特伯雷拍卖行进行拍卖的消息传出,引起了巨大的舆论轰动。此后,中国国家文物局立即开展对“虎鎣”的追索工作。日前,国家文物局划拨青铜“虎鎣”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流失海外百余年的文物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于成龙介绍,“虎鎣”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从它的造型、纹饰和铭文特点可以看出典型的西周晚期特点,据此可以判断它的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青铜“虎鎣”原为清宫皇室旧藏,1860年被英国军官哈利·埃文斯从圆明园劫掠获得,此后一直由其家族收藏。
专家指出,新入藏“虎鎣”具有非常重要的器型学价值,通常,鎣作为一种水器与盘相配合作为盥洗之用。这件虎鎣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装饰上,都与西周晚期的季良父盉极为相似。而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鎣就是盉的一种别称,或方言表述。
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告诉记者,今年9月和11月,受国家文物局委托,国家博物馆曾先后两次派出专家团队赴英对“虎鎣”进行鉴定,并安全顺利地将其运回国博。“虎鎣”被掠流失海外,是清政府被列强欺凌的真实写照。而今,“虎鎣”回归祖国,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见证。(综合)
新闻推荐
■柳文据媒体报道,在某地一名能力突出的干部带领下,短短数年,一个经济薄弱的村庄成为经济强村。一次因公考察时,这名干部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