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八破图”与明城残砖鉴赏 □钱桂萍

来源:淮河晨刊 2018-12-12 10:50   https://www.yybnet.net/

明城墙砖上铭文清晰可见明城残砖“八破”拓片南京收藏家叶伯瑜,擅集藏金石碑刻。由于家学的熏陶,他擅长小楷、会写古文古诗、熟识古文字、精通传拓技艺和古碑镌刻技巧。一些机构和私人藏家常常邀请他制作拓片、教授传拓技艺或辨读古代碑刻文字。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幅明城残砖“八破”拓片,就是他创作的金石佳拓。据他介绍,“八破”就是有历史价值的物件,残了、破了、不完整了,依然好玩,搜集拓制,存之一乐,大可寄托情怀。叶伯瑜作为一位金石收藏家和研究者,将这些所谓的“废物”捡拾收集起来,洗净拓印是“八破图”,并名为“明城残砖八破图”,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南京历史文化气韵的艺术品。

“八破图”,又叫“锦灰堆”,是一个极具中国文化元素的画种,它的形式和内涵,不亚于“代表中国文化的国粹”。八破图,也叫“集破”“集珍”等,其中的“八”是虚数,代表内容丰富,“发财”“发达”的意思。“破”是破碎残缺不全,“破”可延想为家值万贯,“碎碎平安”的意思。我们过去所见过的“八破图”,大多描绘古代文人雅士书房所常见的器物,如:古旧字画、废旧拓片、青铜器拓片、瓦当拓片、虫蛀的古书、废弃的画稿以及扇面信札等。这些物件呈现破碎、撕裂、火烧、沾污、破旧不堪的形状,给人以古朴典雅、古色古香、雅气横生、耐人寻味的感觉,有人称之为“非书胜于书、非画胜于画”。因此,其又被慧眼相看,历来备受文人雅士和收藏家的青睐。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著名作家、书画家,92岁的诗翁俞律说:这种形式,起初只是画家成画后,对剩余笔墨的几笔游戏,通常是对书房一角的随意勾勒。翻开的字帖,废弃的画稿,参差的秃笔,杂乱无章层层叠叠挤入画纸。看去像是字纸篓打翻了,所以又叫“打翻字纸篓”。也有人刻意创作“锦灰堆”,一般是在画纸上先框定轮廓,形状不拘,然后就设计摹画出若干重叠交错的小事物,诸如:旧书的残页,揉皱的画幅,发黄的报纸,甚至门券邮票等,只要上面有书有画即可,而且大多还是破烂的面貌,活像从灰堆里拾出来的,这就是“锦灰堆”名称的由来。这一类创作,乃粘贴、版画,或用现代科技等方式拼作,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又不失其传统绘画的意义。

近年来,有人专攻其创作技法,成画较多,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已成为当今收藏爱好者青睐的收藏佳品。就如叶伯瑜的“另类”拓片,这就与历史文化、与古玩联系得更加紧密了。古玩,就是存世时间久了的、有人文承载的物体。有的东西本来很多,但随着时间流逝、社会的变迁,会变得很少很少,因而普通的器物也会成为珍物,为了防止灭失,许多文化人担起了其间的责任。

南京是六朝古都、繁华所在,不仅历代的金石遗存极多,尤其明代的城砖更是随处可见。明城墙墙砖的特点是,每一块城砖上还有各种铭文:如“南昌府南昌县”“上元县匠头余龙造”等凸起的文字。由于砖体残破,这些竖着的文字大多不再完整,但是残留部分文字依然清晰。近几十年的建设开发,使许多原本深埋地下的古旧残破的东西重现地面,引来许多爱好者搜求研究。一块块明城墙的残破城砖,零零星星地遗落在沟沟坎坎,这毕竟是久远历史的遗存,如果在捡好利用的基础上,再能如此这般地变废为宝、变废为艺,开发利用,那当然是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收藏之宝。

俞律在看到这幅拓片时也非常赞赏,并欣然在拓上题词曰:“八破图者,集破碎文物于一体,合诸美为一美,此一美之大,可谓文化之珍矣。乃残缺美之最佳品……此集明城砖之碎片为之,前人所未及,尤为可珍。”

新闻推荐

“虎鎣”欢迎回家!流离百年后重归故里圆明园遗珍入藏国博

虎鎣12月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院名誉院长孙机(前)在现场讲解青铜“虎鎣”相关知识。从伦敦希斯罗机场飞往北京首...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法律服务进村2018-12-12 11:15
评论:(“八破图”与明城残砖鉴赏 □钱桂萍)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