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错构瘤是恶性的吗?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刘龙飞、庞颖贤:肾错构瘤又叫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最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肾错构瘤不是肾癌,大家不要太过于担心。肾错构瘤病因尚不清楚,常见于中年妇女,发病率在0.2%~0.6%之间。
绝大多数肾错构瘤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偶然通过体检发现的,一些长得比较大的肾错构瘤,腹部可能会摸到肿块,肿块压迫十二指肠、胃等器官而出现饱胀感、便秘、腹痛等不适。部分患者肿瘤内的血管丰富,可能出现破裂和出血,有的患者正是出现了这种危险情况,如果止血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
腹部B超可以用于肾错构瘤的筛查,腹部CT可以明确肿瘤部位、大小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但对于脂肪组织缺乏或很少的肾错构瘤难以通过影像学的方法确诊,易混淆为肾癌。目前,磁共振成像、术前穿刺活检或术中快速病理活检可以降低误诊率。
治疗建议:肾错构瘤的治疗方案一般包括错构瘤剜除术、肾切除术、选择性动脉栓塞、消融治疗等。其中,肾错构瘤剜除术是肾错构瘤的主要治疗方案。
血管瘤治疗要趁早
河南省人民医院血管瘤外科主任医师董长宪:血管瘤其实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胎记,虽然是种良性肿瘤,对于一些没办法消退,且长在较为显眼的部位的血管瘤来说,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血管瘤治疗的时机也很重要。大部分血管瘤虽不会出现严重并发症,但可因生长期血管瘤的增大、增厚,导致消退困难,消退时间长,且遗留消退不全、局部凹陷等缺陷。
治疗建议:对于发现有明显增长的血管瘤,越早治疗越好。对于婴幼儿血管瘤应根据具体情况,尽早恰当治疗。
乳腺纤维瘤很少发展成乳腺癌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潘战和:乳房纤维腺瘤是良性肿瘤,所以大家不必特别的恐慌。
通常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发病年龄以及“首诊”来了解这个肿块是单发还是多发、肿块的大小、质地、边界是否清楚等做初步诊断。最后要借助一些辅助检查手段,比如乳腺X线检查(钼靶)、超声等,有时需要乳腺磁共振检查,或者穿刺细胞学检查。
治疗建议:诊断为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建议手术切除,而且切下的肿块必须常规病理检查以排除恶性病变可能。如果病理检查提示乳腺纤维腺瘤中存在明显的导管上皮增生甚至不典型增生,术后应定期随诊复查。
子宫肌瘤与子宫肉瘤不一样
中山六院妇科主任医师左约维:子宫肌瘤是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大多数子宫肌瘤大小不超过5厘米。子宫肌瘤好发于30~50岁女性,多在绝经后萎缩或消退。但是子宫肉瘤却是少见的子宫高恶性度肿瘤,易发生转移。早期常无症状,随着肿瘤增大,可出现阴道异常流血 (绝经后阴道流血或月经异常)、腹痛,腹部迅速增大,以及出现排尿排便异常。
晚期患者可有消瘦、贫血、发热、全身器官衰竭等。诊断较困难,确诊需靠手术标本的病理诊断。治疗上以手术为主,部分患者术后可辅助化疗、放疗。然而,子宫肉瘤复发率高,要引起大家的重视。
治疗建议: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可不必治疗,每3~6个月随访一次。出现月经过多致继发贫血、腹痛、体积大、引起膀胱或直肠等压迫症状,导致不孕、反复流产,可进行手术治疗。
识别皮肤良性肿瘤一看二摸
浙江省肿瘤医院骨和软组织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涛:在临床上常会碰到对皮肤一些良性肿物过度担心,三天两头跑医院的患者。其实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还是有区别的。
色素痣(俗称痦子)、老年疣、血管瘤、脂肪瘤、皮肤纤维瘤等都是皮肤表面的良性肿瘤,而恶性黑色素瘤、皮肤鳞癌、基底细胞癌、皮肤附件癌等是常见的恶性皮肤肿瘤。一般皮肤良性肿瘤边界清楚,不破溃,而恶性的边界看不清,且表面还容易形成糜烂或溃疡,或是肿瘤周围出现卫星状损害。
治疗建议:皮肤肿瘤应请医生诊断,皮肤活体及病理检查是最确切的诊断手段。另外,皮肤肿瘤的切除应到正规医院。例如,黑痣切除术是将包括黑痣真皮层一起切除的外科手术,完全不同于不正规的 “激光除痣”、“化学除痣”等。自行用腐蚀药物或不彻底的冷冻等方法刺激黑痣,可能发生恶变。
据《健康时报》
新闻推荐
中国古代女子形象,有唐一代妇人至为雍容华贵,却无失优雅典丽。盛中唐张萱、周昉的仕女画勾勒出这样的女性形象:发髻宽大巍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