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真的达到目的了吗?

来源:科教周刊 2018-12-06 11:48   https://www.yybnet.net/

从11月26日到29日,短短三天时间,中国乃至全世界科学界都经历了一场跌宕起伏的“罗生门”。起因就在于来自深圳的科学家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

“基因编辑婴儿”这个词从那一天开始,就迅速在网上被关注、被了解。

从新闻中可以了解到,贺建奎采取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这种技术能够精确定位并修改基因,也被称为“基因手术刀”。

该研究采用CRISPR-Cas9技术对胚胎进行基因编辑,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和孕期全方位检测可以获得具有CCR5基因编辑的个体,使婴儿从植入母亲子宫之前就获得了抗击霍乱、天花或艾滋病的能力。此前资料显示,在北欧人群里面有约10%的人天然存在CCR5基因缺失。拥有这种突变的人,能够关闭致病力最强的HIV病毒感染大门,使病毒无法入侵人体细胞,即能天然免疫HIV病毒。

据贺建奎介绍,和常规的试管婴儿相比,基因编辑手术多了一个步骤,即在受精卵时期,研究团队把Cas9蛋白和特定的引导序列,用5微米、约头发二十分之一细的针注射到还处于单细胞的受精卵里。

这对双胞胎姐妹还处于胚胎未植入母亲子宫时,其中一个基因(CCR5)经过基因编辑修改,使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

从新闻中可以看到,整个技术简单点说,就是:通过人为手术,“敲”掉CCR5基因关闭艾滋病感染通道,从而从理论上达到预防艾滋病的目的。

在贺建奎宣布这一消息后,一石激起千层浪。我国科学家和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就这一事件发表看法,对于这一应用到人身上的基因技术给予反对。就在消息发布几个小时之后,有上百名中国学者联合署名发表声明,直指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并反对人体胚胎基因编辑。

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29日消息,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南平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科技部坚决反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已经采取行动,暂停相关人员的科技活动。

徐南平在报道中指出:以生殖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基因编辑的临床操作在我们国家是明令禁止的。这次媒体报道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公然违反了我国的相关法规条例,也公然突破了学术界坚守的道德伦理的底线,令人震惊不可接受。我们是坚决反对的,科技部已经要求相关单位暂停相关人员的科技活动,下一步科技部将在前面客观调查事件的基础上,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依规做出查处。

这个新闻算是给“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画上暂时的句号,但是事件所带来的影响,对于人类关注自身个体公平权利意义深远。人是否有权扮演“上帝”角色,左右他人人生命运,无论开始之前的理由多么充分,但是伦理的底线依然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之一。

正如人民日报微博11月26日评论中说,相关事件仍然迷雾重重,但公众焦虑挥之不去:潘多拉魔盒一旦打开,谁来收场?技术无罪,但失控的技术可能带来灾难。弘扬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这是科技工作者的安身之本。无治理则无伦理,让科技趋利避害,除了寄希望于科学家的道德自觉,更须立法跟进。

□ 田丕

新闻推荐

宣城市人社局

本报讯市委四届六次全会结束后,市人社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传达贯彻。会议进一步明确了“1234”工作目...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首例“基因编辑婴儿”真的达到目的了吗?)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