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的小花园中,上海美术学院师生以“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串联起城市、社区和个人的生活和历史:
“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 海报融入小区生活
2018年一个深秋的上午,街边的银杏尽染金黄,桂花还泛着点点香气。如同每一个普通的周末,上海虹口区广中路街道何家宅小区的小花园依旧是小区居民自发的社交场所,和蔼微笑的奶奶、下象棋的伯伯、绕圈玩耍的孩子、以及看护他们的妈妈、外婆们……这一切或许就是这个建造于1980年代的小区居民的日常,张家阿伯、李家阿姨的称呼也串起了过去邻里间的情感温度。尽管与小区一马路之隔的是现代购物广场,再往前几步便是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
然而,在这平凡的日常中,小区出现了一些色彩鲜艳、造型奇特的公共艺术作品,有透明树脂中镶嵌着旧物、引发怀旧感的巨型“小熊软糖”;有倡导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的艺术装置;还有用PC水管和DIY小广告构成的互动空间。这些名为“光阴的滋味”、“大地的眼睛”、“看得见的声音”、“年年有余”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居民驻足参与其中,这是上海美术学院师生带来的“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
何为“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上海美术学院执行院长汪大伟向“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解释到:“上海的城市建设令世界瞩目,但老百姓对生活品质追求的目标还有“最后一公里”,如何让改革开放阳光雨露冲破最后一公里,洒到居民的床头、桌头、门头?我们用公共艺术的形式。同时,“最后一公里”并不是物理空间,而是人的精神追求和文明程度的距离,
汪大伟与何家宅小区居民讲述公共艺术作品
“小熊软糖”中存放的是个人史
12月1日上午,上海美院的学生正在何家宅小区小花园内介绍《光阴的滋味》(创作者:程雪松、葛天卿、赵璐琦、费陈丞),这是一件由树脂制成的小熊形状的罐子,里面可以存放对一件有故事的物品,并将物品的故事以语言方式记录,未来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解码故事。“小熊软糖带着味觉回忆,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成长所需的维生素,我们将老旧的物品镶嵌在小熊软糖形状的透明有色树脂中,像是记忆琥珀,让旧事物以一种新的形态重新回到生活中,唤起人们共同的回忆和对生活的热爱。”上海美院的学生费陈丞是这件作品的创作者之一,她用普通话中规中矩地讲述着作品的构思。小区的阿姨们饶有兴致地围了过来,探讨自己家中合适放入“小熊软糖”中的物件,但又感觉自己的生活和艺术关系不大,一时犹豫不决。
公共艺术作品《光阴的滋味》
此时汪大伟用上海话开始了与小区居民的交流:“我刚刚听到有位阿姨说屋里厢有调休单。”
“对,是我”,人群中一位穿红色衣服的阿姨应到,“我有1990年8月乐器厂的调休单,很多。当时我们要加工一批口琴出口,为了这个我加了很多班。”
“调休单在当时可以换取劳动所得或者换休息,应该是都是用掉的,为什么还会在自己手上。这从某种角度上就有了特定时代的故事,故事可以在把调休单放进小熊的时候和学生讲,这都是一代人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汪大伟说。
施阿姨的乐器厂调休单
随着时代的发展,更替的不仅仅是生活,也是随时间而沉淀的情感,每件旧物都可能承载着一代人的回忆,也是新时代不忘过去的记忆。旧物渐渐被新物替代,走进了历史,却也成为一颗颗承载着岁月的“糖果”,唤醒被封存的记忆。
施阿姨(中着红衣者)讲述讲述乐器厂调休单
在“小熊软糖”中,“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记者看到了老式的刮胡刀、奖章、手表等各类物件,这些都是个人的历史,也是时代的记忆。
在《光阴的滋味》(即“小熊软糖”)边,始终有几名学生“收故事”,他们记下物件、物件所有人的年纪,什么时候开始住在到何家宅小区等信息。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记者问记录的学生哪件物件和故事对你们印象最深。他们说到两块手表的故事:
王瑛的母亲讲述手表的历史
两块手表的主人叫王瑛,如今31岁,这两块手表分别是自己两次声乐考级的奖励,分别是小学和高中时期得到的,从手表上美少女战士等卡通图案能看出时代感,她的父母亲一代是1990年代初单位福利分房在这个小区安的家,如今母亲在居委会工作,而她自己目前在邮政系统,虽为从事专业声乐工作,但音乐成为了生活的美妙点缀。她的儿子今年3岁多,依旧有着对音乐的敏感。“他们是三代人一起来的,一边讲一边互相补充,特别有爱。”参与记录的学生说。
“小熊软糖”的徽章
在上海美院的计划中,“小熊软糖”在未来将被无限延伸,通过所有人对旧物的文字和音频记录,构建出一个生活的博物馆,记录的是小区和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和点滴生活的记忆,留下一代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小区生活的归属感。
孩子走过“小熊软糖”,他们也许还没有故事
垃圾分类再利用,实现小区微更新
此次的公共艺术作品中《最后一公里》(创作者:程雪松、赵璐琦、窦志宸)、《大地的眼睛》(创作者:张一戈、关雅颂)和《年年有余》(创作者:赵蕾、朱紫怡)都和生活垃圾有关,生活进入了数字时代,但垃圾分类的观念并没有跟进,这些作品以艺术的方式传导给公众垃圾分类的好处,并从功能上予以解决。
公共艺术作品《最后一公里》
《最后一公里》以明亮的颜色、直观形象的垃圾桶,标有刻度的距离引导线等趣味的形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让出门扔垃圾、并将垃圾分类成为习惯,让居民们开始关注、重视垃圾分类,在潜移默化间养成新的扔垃圾行为,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环保意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品中的垃圾桶均为脚踏式,即使手中拿着其他物件,通过脚的踩踏便可打开盖子。这也是根据创作者的生活经验所得。
在《最后一公里》的4个色彩各异、标示清楚的垃圾箱上方,是《大地的眼睛》。这是一件镜面材料的装置,可以照射出丢垃圾这个行为,它仿佛大地的眼睛,守护在分类垃圾桶身边,垂身俯瞰。但真实的注视是来自公众的自律。
创作者正在搭建《大地的眼睛》
但在与小区居民的交流中,上海美院的师生发现,垃圾分类得从主妇的厨房做起,如何在不大的生活面积中留出空间给垃圾分类?绝不是在本就局促的空间中放多个垃圾桶,而是需要设计师带着美学的观念去设计,设计出一种美观、不占用空间、一家人都主动去用的垃圾分类模式(垃圾箱),让扔垃圾成为生活的一种乐趣和生活美学。
《年年有余》来自于在地性的考察,创作者观察到小区建筑垃圾的堆放区域几乎是居民的必经之地,在小区寸土寸金的公共区域中,被居民们自发垒造起来的“垃圾场”让人无法对小区的公共环境有认同感,但这又是基于现实的无奈,公共艺术的改造由此开始,创作者希望希望从这片垃圾中重新找回生活的生命力,于是从“垃圾”入手变废为宝,就地取材,将建筑垃圾变为一个个可以用于摆放花草的公共艺术装置,成为所有人可以享用的公共福利。
对于小区楼道中的小广告,何盛、张金渠、达天予等多名上海美院的师生也以《看得见的声音》给以回应。
创作者正在搭建《年年有余》
上海美院设计系副教授、本次公共艺术活动的负责人程雪松谈到:“公共艺术是艺术与百姓日常生活联系、希望小区里的居民为这些作品提出意见和点赞,未来也会和广中路街道继续合作。”
广中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姚正也认为,过去小区居民觉得自己和艺术的距离很远,现在他们以最直接的方式分享和参与了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看得见的声音》和它的创作者们
公共艺术,如何在城市发声
其实上海美术学院走入社区以公共艺术的形式走入社区进行艺术的微改造并非首次,早在2009年,上海美术学院就在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曹杨一村进行了公共艺术创作,尤记得当时一位参与项目的荷兰艺术家在对小区的调研中对中国的晾晒文化很有感触,当时他的作品便结合了晒被子和横幅形式的的文字。这些作品在当时最吸引眼球,也最引发争议。
当时的活动引发了什么是公共艺术的思考,并不是放在公共空间的就是公共艺术,
要以公众的诉求为出发点,能引起共鸣,同时也带着非艺术创作本身的运作机制,需要和各方沟通、最终落地。
何家宅小区居民拿着《看得见的声音》
近十年后,“澎湃新闻·艺术评论”(www.thepaper.cn)比较如今的何家宅小区,体会到了时代性和时效性,如二维码的运用(2009年“曹杨新村”的项目,智能手机尚未普及),再如当下上海正在倡导的垃圾分类,以及近年来突出的外人人员的归属感。特别是上海人刚刚通过徐汇区的实例认识到公共艺术与公众的关系的当下,公共也是当如何让做,做什么特别值得思考,公共艺术需要大量的调研和考察,配合 “物质空间规划”做出能给老百姓带来切身利益的东西,并用艺术的方式和语言解决公共的问题。放大到城市,城市是人们的共居场所,在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艺术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德国后现代哲学家沃尔冈·韦尔施所认为的,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表现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但商业、工业等与美学联姻,公众广场甚至日常用品都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城市美化运动中来。“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是沟通到百姓身边、到人心灵的一公里。
小区居民讨论垃圾分类
附:“公共艺术沟通最后一公里”活动有感(活动的负责人、上海美院设计系副教授程雪松)
1.沟通大于解决:公共艺术不同于设计,不一定提供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不以强势的专业身份影响决策,但是提供沟通交流的载体和渠道。这种沟通既非官宣式的说教,亦非营销式的推送,而是以轻松、趣味、幽默、隽永的方式,甚至是提问式的引导,动员更广泛的参与,更平等的对话。
2.表达的主体是公众:艺术家作为游戏发起者,公众是游戏参与者,也是宣言发布者,是公共艺术的主角。公众的表达(语言、行为、创作的冲动)不具备专业的艺术范式,但是纳入了艺术家设定的活动框架,就成为重要的艺术呈现。
3.公信力组织的背书:公共艺术若想获得更广泛的参与者,需要有公信力组织的背书和助力,比如政府、大学、公益性社会组织等。否则其身份和目的不易被确认,容易产生误读和抵制。
4.反馈需要被进一步解读:互动形成的反馈往往是非专业者自发的表达,往往有其内在的原因和机制,需要进行深入的追问,被进一步解读,从而发现其潜在的意义和价值。
5.关注公共话题:公共艺术需要关注公共话题,这样能够形成广泛交流的可能。话题的选择需要把握热点,关注当下,扎根基层。
6.公共艺术是一种行动:公共艺术需要行动,行动就是表达,而且行胜于言。行动带来改变,改变就会有反馈。公共艺术展是行动展、案例展,而非器物展。
7.形式感和仪式感:公共艺术的形式感和仪式感都很重要,浸润着美学的细节和日常,是真正的生活美学,给城市带来温度。
新闻推荐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货物贸易、外商直接投资、服务贸易,分别增长了198倍、148倍、147倍,对外投资也实现了从零到千亿美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