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提及骨质疏松,大家第一反应就是‘缺钙’。事实上,骨质疏松症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骨强度下降,骨折高风险增高的代谢性骨病。与缺乏运动、维生素D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各种内分泌、代谢紊乱有关。”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岳华教授近日在与媒体见面会上说。
最新的中国骨质疏松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40~49岁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为3.2%,其中男性2.2%,女性4.3%;5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为19.2%,其中男性6.0%,女性32.1%;此外,骨质疏松性骨折具有高致死、致残率,调查显示,有20%的患者在发生髋部骨折一年内死亡,30%的患者永久致残。
我国男性骨质疏松患病率水平与各国差异不大,女性患病率水平显著高于欧美国家。目前,我国骨质疏松治疗水平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依然存在着就诊率低、治疗率低、治疗依从性差等问题。
对此,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检验科主任范列英教授指出:“近年来,骨标志物检测在骨健康和个人健康管理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可分为骨转换标志物和骨代谢相关标志物。其中,骨转换标志物可以反应全身性的骨代谢变化,可用于风险预测、鉴别诊断、疗效监测,助力提高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而作为骨代谢标志物之一,维生素D检测可用于尽早发现无明显临床表现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对于加强骨健康管理及诸多疾病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目前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维生素D,只需一管血,18分钟就能准确评估人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魏文)
新闻推荐
新华社郑州12月1日电(记者王烁)从河南省驻马店市区向南走6公里,广场上一座杨靖宇将军的雕像赫然矗立,这里就是杨靖宇将军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