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家楼下就找到了工作。”今年27岁的牟思思不仅搬到了楼房的新家,还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里的“扶贫车间”找到了制鞋工的稳定工作。
在常兴鞋业的车间里,几十台针车分列两排,70多名当地村民在这里找到了工作。牟思思眼睛盯着针尖,手上推着鞋帮,格外专注。
牟思思是湖南新邵县严塘镇人,2016年以前,她的家还在位于偏远大山之中的肖家村,全家“靠山吃山”收入极少,加之丈夫先天弱视,两个孩子要上学,她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作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县的新邵县,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就业机会并不是很多。
迫于生活压力,牟思思与丈夫先后在广东东莞、浙江杭州等多地打工,进过电子厂、方便面厂,虽然收入增加不少,但一年到头,很难见到孩子,丈夫的病情也在加重。
近年来,中国各地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将生活在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搬迁安置到其他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牟思思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今年暑假,牟思思回到了易地扶贫搬迁后的新家,这里距县城只有20分钟车程,村里也引进了三家企业,开办了三个“扶贫车间”,为贫困户和周边群众带来稳定的就业机会。
看到家门口就有工作机会,牟思思决定留下来。
“回家工作能每天看到孩子,照顾家庭,心里更踏实了。”牟思思说,“陪伴了几个月,孩子们的脾气和性格都更好了,也更懂事了。”
“现在,已经有12名贫困劳动力在这里上班了,他们的保底工资是2000块,如果成了熟练工,收入会更多。”车间负责人朱爱武说,随着订单增加,常兴鞋业在当地政府帮助下,新增了400平方米的车间,还在另外两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商洽车间用房。
牟思思跟记者算了笔账,虽然在外地打工工资高一些,可算上房租、交通费等费用,再加上物价较高,算下来和在家里工作剩下的钱也差不多。
“新邵县‘扶贫车间’主要特点之一,是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工作,引进企业来发展安置点。因为这里贫困户集中,又有相对充裕的场地空间和区位交通优势。”新邵县职业介绍中心主任李少华告诉记者。
目前,新邵已经在全县建立了43个“扶贫车间”,分布在全县10多个乡镇,吸纳了3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千人。
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8年福摩杯“舞动中国-排舞联赛”总决赛于近期在浙江杭州举行,此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