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三届“南京论坛”在此举办。与此同时,在新闻传播学院大楼内,南京大学“新传读书会”举办了十周年纪念学术论坛。
和“南京论坛”一样,南大“新传读书会”同样一座难求,并引发了众多南大甚至外校学子的集体回忆。
南京大学“新传读书会”举办了十周年纪念学术论坛。荔枝新闻 图
这是一个坚持了十年的读书会。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读书会获悉,十年间,“新传读书会”举办了700期以上,成员超过1000人。
“新传读书会”的模式很简单,就是挑一个下午,由两位主讲人和成员们分享最近读的一本书,大家提出各种议题,充分讨论,最后由老师们进行总结。
读书会创始人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胡翼青。
他说,当年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他的导师黄旦教授创办了一个小型的读书会,“我觉得这种交流讨论的形式非常好,当时就想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南大呢?”
于是,胡翼青便开始尝试带着南大本科2006级的一批学生,找时间带着他们一起阅读学术书籍。
胡翼青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创办读书会就是为了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们懂得治学的基本方法,激发学生自行探索研究问题的兴趣。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建斌认为,读书会是一个大学中重要的“无形学院”,大家可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围绕书籍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
这是一个来去自如的地方,从来没有人要求学生“零缺席”,或者不来必须请假,更没有人规定应该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怎么表达。
同时,“新传读书会”鼓励以跨学科的视角来解读专业书籍。
比如,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胡翼青会鼓励他们阅读文学、历史、哲学等人文社科类书籍,如果是其他专业的学生,则会鼓励他们读媒介环境学等新闻传播类的书籍。
澎湃新闻注意到,十年前的第一批读书会成员,如今已有不少走上高校教师岗位。
而现在的读书会,其成员也不仅仅局限于南大学生,甚至有校外学子专程赶到南京参加,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为自己的论文开题做准备。
“大学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成立读书会?”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认为,在碎片化的时代,快餐式的网络传播固然是知识传播的一种方式,但要想真正掌握知识,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系统性了解知识的生产过程,才能在了解知识的基础上再去创造知识,这就是读书会的价值所在。”范从来表示。
曾多次参加“新传读书会”的南京大学毕业生梁鹏向澎湃新闻表示,碎片化时代,愈发感受到静心读书的价值。
“读书会对于我来说最大的价值就是坚持,把一位问题或一个想法,一口一口死磕下去,总会有收获。”梁鹏说。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哈尔滨11月18日电(记者王君宝)记者从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8日,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最北“一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