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用感觉之眼看见真实 失明的摄影师在黑暗中温柔地捕捉生活时刻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8-11-16 05:49   https://www.yybnet.net/

半岛记者刘鸿亚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通过双眼,我们可以看到纷繁的线条,斑斓的色彩,但如果窗户被关上了呢?在黑暗的房间里,大脑负责思考,想象构建现实。对盲人来说,世界尽在“心灵之眼”中。

虽然眼睛看不见,但盲人也有视觉器官和视觉需求。这时,相机就成了一种视觉辅助手段。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盲人们拍摄的照片:青草为春天散发的芳香,窗帘边带刺花束的形状,西瓜清凉甘甜的味道,一只破碗无论如何都无法复原的悲伤,那些眼睛看不到的东西,都被在照片中收藏了起来。

这本书让我们相信,摄影师不一定要通过眼睛去“拍摄”,同时也让更多的人见识到了盲人摄影作品的活力非凡与多姿多彩。它展现了来自墨西哥、印度、欧洲和中国的生动影像,发现了“真实”的诸多层面,以及分享“真实”的诸多方式。

闭眼,拍出心灵的写照

我们都知道,一处感官受损,其他感官会更为敏锐。盲人摄影师虽然看不到光线在物体上制造的影像,但他们的触觉、听觉、嗅觉、味觉,对光与热的感觉,让他们知道怎么利用它们与世界相处,他们也有办法利用它们对世界加以记录。

近年来,盲人摄影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关注,傅高山就是我国著名的盲人摄影师培训人。1983年生于福建的他,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视力不足0.1。大学毕业后创办“一加一残障人公益集团”,是国内首批“非视觉摄影”培训师。

在傅高山的眼里,世界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没有色彩,没有线条。傅高山说:“失去视觉只是减少了一种认识环境的角度,我们还有其他的感官和认知方式可以作为补偿,当一个人看不到的时候,他拍下的就是其他感官带给他的感触。如果一般人是看到什么就拍什么,那看不到的人拍照,就是感受到了什么就拍什么,它反映的是拍摄者的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带来的综合感受。”

傅高山将自己所做的摄影培训定义为“非视觉摄影”而非“盲人摄影”。他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从上个世纪末开始,逐渐兴起了盲人摄影,这确实是一种由盲人群体主导,并随之产生的新兴摄影方式,然而,因为这种拍摄方式能够记录下视觉之外其他感官感受到的环境,所以也逐渐得到了盲人以外群体的认可。这样,盲人摄影这个词就不再能涵盖这些内容,相比起来还是‘非视觉摄影’更为准确。”

拍照这个动作本身而言并没有任何难度,只要能摸到快门按钮,就可以果断按下。“盲人摄影师”们拍出的照片,虽然没有精致的构图,没有绚烂的色彩,有的甚至是失焦的,但我们依然可以从中看出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我的表达。我们不难想象,本书中这些艺术作品背后,是盲人摄影师无数次地尝试和自我训练,是他们无数次地与同一个拍摄对象进行交流、对峙、或者静静陪伴。

为什么要摄影

是什么驱使他们拿起了照相机?每一位盲人摄影师都有自己不同的理由。

“盲人有和视觉健全的人一样的视觉器官和视觉要求,就像任何人在黑暗中都渴求光明。这种欲望就是我摄影的起点。”斯洛文尼亚盲人摄影师叶夫根·巴夫卡尔写道。可以看出,盲人选择摄影,就是为了满足这种人类共同的欲望,而我们欣赏盲人摄影师的作品,就是对这种人类共通欲望的认可。

“五年多前的一天,我醒来时发现眼睛只能看到一层‘移动的纱帘’。我被诊断为视网膜破裂,我花了很长时间才终于从深深的抑郁中走出来。要完全接受这一现实很难,但我现在差不多做到了。摄影帮我度过了这段时期的煎熬;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种对自我的肯定……在思考和拍摄时,我感觉自己又能看见了。”在墨西哥盲人摄影师艾丽西亚·梅伦德斯这里,摄影是一种独特的自我救赎。

“摄影让我得以描绘出在我头脑中玩耍、跳舞和欢笑的东西,并与他人分享这些奇妙的感受。”盲人摄影师阿尔贝托·洛兰卡将摄影当作表达与沟通的媒介。

“照片中颤动着希望,不是感情用事地希望被彻底‘治愈’,而是希望明天能有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让我们可以表达自己感受到的生活。”英国的盲人作家坎迪亚·麦克威廉则看到了摄影对于盲人自身存在的证明。

失明的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别人的拍摄和解读,而是让自己成为自己生活的掌控者;既然永远甩不掉象征失去的“盲人”头衔,那就再加上证明能力的“摄影师”头衔;去闻、去尝、去听、去触摸,让周遭的美在自己的手中实现。

失明摄影师镜头下的世界

开裂树桩上的蜗牛壳是墨西哥盲人摄影师拉莫斯的杰作,照片被取名为《终止的进程》(见下图)。亚伦·拉莫斯讲述了张照片的来源:“那天,我本想拍摄昆虫,一位视力健全的朋友陪我去寻找,结果我们找到了这个,朋友说,这只是个空壳,我不会满意的。但我觉得这正是我想要的,曾经有生命的东西,现在空荡荡的。”

在静止图片的背后,我们可以想象到蜗牛壳曾经以螺旋状生长,树的生长更是经年累月,年轮记录了它们发育的过程与最终的死亡。壳中的生物已经逝去,树也已经死去,年轮讲述了它们曾经鲜活的年岁,也暗示着每个生长中的有机体终会死亡。在拍下照片后,拉莫斯说:“我想捕捉和永久地保留一些已逝生命的图像,这样仿佛能延续它们在这个世界的生命。”

盲人摄影师艾丽西亚·梅伦德斯,她的拍摄对象多为日常物品:鞋、蔬菜、纸船等,而船是她最为喜欢的物品。“我还是小女孩时就喜欢纸船。这只船就是我。一旦脱离了水,它就无法动弹与航行,毫无用处,但如果被放到合适的环境中,它便能够漂浮、飘荡,变得自由完整。”在她的作品《纸船》(见下图)中,艾丽西亚·梅伦德斯表达了试图从束缚与停滞中挣脱的自我。在艾丽西亚·梅伦德斯的其他作品中,有身处围墙之中的旧鞋子,有碗中的青豆。这些作品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她的化身,在多个化身中展现了她的多个自我。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码设备快速更新换代的时代,摄影被用于制造重复的画面和无谓的随意记录,成为绝对即时又转瞬即逝的媒介。在这样的环境下,书中的这些作品尤能带给我们愉悦和体悟:它们挣脱了满是阴影或黑暗的生存困境,投射到我们所有人都栖息其中的寻常光芒中。我们也明白一个道理:失明并不意味着看不见,失明者在黑暗中对世上的新奇与美好的发现,不比视力完全的人少。

新闻推荐

搭建爱心平台弘扬敬老传统 永嘉路社区联合宁夏路第二小学开展尊老爱老活动

搭建爱心平台弘扬敬老传统永嘉路社区联合宁夏路第二小学开展尊老爱老活动半岛记者李丰通讯员岳瑶瑶报道本报讯...

相关新闻:
重罚不文明养犬2018-11-16 03:45
猜你喜欢:
评论:(用感觉之眼看见真实 失明的摄影师在黑暗中温柔地捕捉生活时刻)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