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护照告别一次性 旅游消费变任性

来源:西南商报 2018-11-14 10:20   https://www.yybnet.net/

护照告别一次性 旅游消费变任性

从像护照一样的双开本,到一张小小的塑封卡片,再到导游个人信息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的电子导游证;从一次一换、限定出境区域的一次性护照,到如今十年有效、前往各国通用的普通公民护照……

堆成小山一般的各类旅游从业资格证,是高志权从一名初级韩语导游到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摸爬滚打三十年的见证,也是中国旅游业从无到有、日渐成熟的印记。

第一次站着坐飞机

1990年,从朝鲜留学归国的高志权进入中青旅成为一名导游。在他看来,与国民切身相关的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启蒙阶段也是从那时才开始的。1990年的亚运会打开了外国人大量涌入中国的窗口,同时也开启了国人旅游的步伐。

不过,猛然激增的外国游客,让接待设施还不完善的国内市场有点应接不暇。“当时的酒店别说星级了,连房间都不够。北京最牛的是燕京饭店,我们和国旅、中旅都去抢,能抢到几间房就老牛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志权仍有些兴奋,辽宁口音也不自觉得显了出来。

不仅缺房,航空运力也十分不足。“那时候,在中国飞机晚点是正常的,不晚点才是不正常的。”高志权说,往往第二天就要出发了,头一天他还不知道是从首都机场还是南苑机场飞。“谁能拿到机票谁牛呗,我们都是晚上等通知,行李员第二天去送机票,在机场拿到票后直接办手续。”

在旅游行业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有一次飞行经历高志权毕生难忘。1994年,一个一百多人的韩国团要从北京飞大连再去长白山。“当时坐的是图154,一百多人上去后,飞机一下子满了,没座儿了。那会儿不像现在,这趟上不去可以等下趟,下一趟可能得等到两天后才有。”无奈之下,高志权在飞机上一路站到了大连。“起飞的时候,我们几个人就在过道上蹲着,用手拽着两边的安全带,晃得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相比入境的红火,中国公民旅游此时才刚刚起步,出游人群以政府考察团为主,东南亚是大多数人境外游的启蒙地。高志权第一次带团出境是1993年,当时带着南阳市政府的考察团去泰国和香港。“那会儿办港澳通行证相当困难,但是去第三国的话可以不用办证在香港停留七天,所以一般中国团都是去东南亚顺带去香港。”

一次性护照用了好多年

一次性护照、塑封导游证、带团照片……高志权至今还保留着不少这样的“老古董”。“以前的导游证都是有期限的,一开始是个小本,后来才变成卡片。”堆成小山的证件里,一个红色的小本最为特殊,这是中国旅游业起步阶段特有的一次性护照。

“1993年之前用的基本都是一次性护照。”高志权说。上世纪90年代之前,老百姓根本没有旅游的概念,别说出国,连国内游都很少。需求量小,所以护照也都是一次性的。“每出去一次就要重新去办一次,太麻烦了,可是没办法啊。”

不仅如此,办护照需要的手续还特别多。“以前想办个护照别提多麻烦了。”高志权回忆说,个人申请护照必须持户口簿、身份证、对方国邀请、档案所在单位盖章或街道办事处盖章、经济担保等资料,加起来能有一本书那么厚。作为导游,办护照一直是他最头疼的事情,不过他觉得自己还算幸运,因为有些人光准备这些办护照的材料,就得花一两年时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因私普通护照发生了十多次版本变化。高志权认为,变化最明显的一次是把“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成了“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别小看这短短几个字,省去了一次次办护照的麻烦,也说明老百姓出国的范围越来越大了。”如今,普通公民护照的有效期已经扩大到了十年,出国旅游真正变成了说走就走的一件事。

一下子买了五六块瑞士手表

这几年,中国游客给外国人最深的印象是买买买,从奢侈品到生活用品,每一样都是扫货的对象。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中国游客刚开始走出国门时,最爱买的东西居然是黄金。“那会儿结婚都流行送金首饰,人们出国最爱买的就是黄金。”高志权说。当时在国内,黄金算是奇货可居。

令人意外的是,当时境外商家售卖假货的现象已经十分普遍。“有一次去泰国,一位老哥开始总跟大家炫耀,说自己戴的金项链是花好几万刚在意大利买的,没承想一趟泰国回来后金项链就变黑了。”高志权说,有钱而且好骗是当时外界对中国游客的普遍印象。

大概从2000年起,国人出国旅游最爱买的东西变成了奢侈品牌的包、手表等个人消费品。与之前买黄金屡屡上当不同,看重品质、爱去专卖店成为国人购物新标签。“2008年奥运会之后,中国人的购买力达到了巅峰。”高志权回忆说,一位陕西客人曾在瑞士一家表店里一口气买了五六块手表,每块价值至少要五六万。“连包装都不要,买完就这么一个兜里揣一块带走了。”

如今,走出国门的国人仍在大量购买奢侈品,但是常购清单中,电饭锅、马桶盖和奶粉、婴幼儿用品、化妆品等生活中的小件占比越来越高,“前段时间流行去日本抢购马桶盖,黄金周日本好多商店都被搬空了。”高志权说,这么多年一路买买买下来,可以看出百姓消费结构的变化,也契合了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深夜赶去机场“拦截”游客

如今,坐飞机出门对中国人而言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不过,仍有一些特殊情况,机票很难抢到,比如遭遇突发事件的时候。对高志权而言,2011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那年,动荡的国外形势,让主管公民出游业务的他面临巨大压力。

“当时,我夜里12点从办公室赶到机场,苦苦劝客人不要去埃及。”高志权介绍说,根据合同,不出行的游客当时只能得到扣除已发生费用后的剩余团款,有客人因此坚持要出行。为了劝慰游客,在高志权力主下,中青旅发出了“两大安全承诺”:遇到突发事件未出行客人全额退款,已出行游客所发生的费用由旅行社承担。

“现在出现突发事件,各家都会第一时间发声,但在当时这两大承诺是顶着巨大压力做出的。”高志权说,不仅如此,以前出了突发事件都是旅行社自己掏钱想办法解决,后来政府开始介入,向突发事件所在地派出包机接游客回国,“这不仅稳定了游客的情绪,也大大减轻了旅行社的压力。”

高志权不无感慨地说,四十年弹指一挥间,旅游行业早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日常。从只求温饱度日,到走出去看世界;从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到出境购物买买买……一个个变化的背后,是国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步步实现。

赵婷婷

新闻推荐

首届中国国际进博会 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签下大单

本报讯2018年11月5日-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通川区红十字医院相关领导受邀参加进博会,并积极与参展商进...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日新月异的生活2018-11-14 10:36
评论:(护照告别一次性 旅游消费变任性)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