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今年39岁的刘素娜、43岁的王玉军分别被东北制药集团任命为研究院院长、副院长,他俩都是在科技创新中涌现出的佼佼者。而他们的这次擢升,得益于东北制药集团出台的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十项激励政策。正是这项政策,让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真正活了起来。
东药是一家国有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集团。今年6月,辽宁方大集团实业有限公司成为第一大股东,东药改制成为这家大型民营企业集团的下属企业。过去,东药以生产原料药为主,由于其主打产品维C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这家企业曾多年处于亏损状态。这一问题促使东药开始走向根据市场需求,原料药、成品药、制剂等研发生产并重的综合性药企之路——2017年3月制定出台十项激励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投入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工作。
这十项激励政策包括项目引进奖、科研人才引进奖、新产品开发项目奖、重大工艺技术变革奖、新产品上市奖、市场需求突破奖、专利奖、政府科技奖、国际高端认证奖、合理化建议奖。比如新产品开发项目奖,奖励额度高达50万~120万元;重大工艺技术变革奖,奖励额度为20万~60万元;新产品上市奖,第1~4年按销售收入5%、第5~6年按销售利润5%提取奖金用于奖励研发、生产及销售人员。
研究院副院长王玉军说,奖励面这么宽、奖励额度这么大,这在东药历史上是第一次。这一政策将科研人员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研发新药,千方百计改进生产工艺,努力提高药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比如,卡前列素甲酉1991年就已批准生产,但因为工艺复杂,生产难度大,虽然市场有很大需求,但他们生产不出来。2014年他们开始对这个药品生产工艺进行改造,近几年不断进行工艺提升,现在年销售额已达2亿元,不仅满足了市场需要,也为企业赢得很大效益;整肠生胶囊是东药的主打药品之一,他们根据不同患者人群开发多种规格药品,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王玉军2011年开始担任卡前列甲酯原料药和制剂项目负责人,这一药品生产在东药工艺路线最长、工艺最复杂。为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他带领项目组和生产车间工人一起24小时倒班跟踪观察、研究、修改生产工艺,设计了30多个化学反应,对5个中间体进行工艺改造。经过几年的努力,5个中间体最高收率提高了20%,内在质量从60%提高到95%,成本最高降低80%,成为东药创效较高的一个药品。
近5年,东药研发新药品30多个,有3个新产品已经投入生产;工艺改进30多项,进一步优化了生产。2016年,东药实现扭亏为盈,今年1月~9月,实现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81.34%。
新闻推荐
——贻害无穷、屡治无果,蹭网App如何根治?一到周末,放假在家的孩子们又与手机“不离不弃”了,本以为“关掉自家Wi-Fi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