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卢翔 通讯员庄艳)2018年全国铁路长钢轨焊接计划里程数7000余公里,其中1000余公里的焊接任务落在了向塘长轨基地。日前,坐落于江西南昌县向塘镇的向塘长轨基地,迎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专家的项目验收。
为什么“哐当哐当”的火车行驶声音逐渐消失?秘密就在行驶的钢轨上。以前,两根钢轨通过鱼尾板、螺栓连接,火车运行要经过一个个缝隙,不仅速度无法提升,而且大大影响旅客乘坐的舒适度。如今,钢轨由100米焊接成一根500米的长轨进行铺设,采用无缝衔接,列车“贴地飞行”成为现实。
据介绍,向塘长轨基地一直将武钢生产的100米长钢轨焊接成500米高速长钢轨,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布局调整,原计划使用武钢生产的部分钢轨变更为鞍钢钢轨。每家钢厂生产的钢轨内部化学成分不一致,这就需要基地重新对焊接工艺进行攻关检验,调试出能符合钢轨内部结构元素的工艺参数。
今年刚满30岁的艾享平,正在钢轨静弯试验室里协助实验。作为基地技术骨干,他回忆起攻坚克难的场景时说,“最难的地方在于,参数调节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只有凭借焊接产生的火花、加热阶段的颜色、焊接图形等信息,分析数据,继续调试。”
就这样,凭借着一股钻研劲儿,基地仅用8天时间完成了项目攻克(一般换钢技术攻关要经过60多天),两条钢轨衔接的误差被控制在0.2毫米以内,这一数值比一般人的头发丝还要细上数倍,而基地采用的全球最先进焊接机的精度误差只有0.3毫米,焊接师们用手一“摸”,参数一调,一根根500米的长钢轨连接而成。
新闻推荐
公交司机驾车时玩手机长达5分钟,湖北恩施一市民举报后获奖励万元,公交司机也被开除。11月7日,恩施州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