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区老外滩保留老建筑的特性,浦东新区的陆家嘴展现现代感的魅力,虹口区的滨江岸线重点打造绿化照明,杨浦区利用灯光凸显后工业在新百年的蓬勃生机……
在进口博览会前夕,外滩发生了大变样。背后是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照明设计所所长、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袁樵和他的团队的努力。
今年2月,袁樵主持、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的《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总体方案》获批通过,从徐浦大桥至吴淞口约40多公里岸线的相关工程将力争在2020年基本完成。
如今,赶上了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赶上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近20公里的岸线景观照明新建、改建和黄浦江两岸景观照明集中控制系统建设工程已进入尾声,4座跨江大桥、杨浦大桥至南浦大桥之间的340多栋建筑、16座码头基本完成提前提升改造并正常亮灯,目前正在不断调试和完善。进博会开幕前夕,外滩大变样。 本文图片均为复旦大学供图
“我们系一直和主管部门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有着专业领域很好的沟通,也恰逢《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出台,大方向定了,我们便协助去做具体落实的工作。”袁樵表示,景观照明不止把“灯光”做好那么简单,还关乎建筑、植物、人类活动等,不能闭门造车,得有大视野。
“首先,我们还是坚持传统。”过去许多年,很多人想让外滩动起来炫起来,这从技术角度来说不难实现,但袁樵还是“克制住了”。
“过去30年形成的东西大家都接受,其实很不容易,应该珍惜也应该守住。”同时,“时代感”也没被袁樵忽视。黄浦江天然的大转弯和合适的宽度给予了他方便。“如果关注点只放在外滩,外滩需要承担的功能就太多了,又要传承,又要创新,现在有两岸的配合,我们可以把现代的动感的效果放在北外滩,放在陆家嘴。”袁樵说。
在这种设想下,外滩的照明设计讲究细腻,LED装置隐藏于建筑楼宇间,不再“过度曝光”,大气而温柔;北外滩和陆家嘴的照明设计讲究配合,高楼大厦间一改“争奇斗艳”、互抢风头的架势,以东方明珠和上海中心为核心,相互辉映,彼此成就。
整体的和谐统一是袁樵担任总设计师以来一以贯之的设计理念。这次的总体方案打破了行政分区的概念,从全市范围统筹夜景布局,这也填补了上海在景观照明领域一直以来缺乏全市统一规划的空白。
进博会开幕前夕,外滩大变样。
钢筋水泥搭建的建筑静态而冰冷,但灯光可以给它们活力和温度。
1882年,亚洲第一盏电的路灯在外滩点起,延续这一传统,每到值得纪念或庆祝的时间点,可以由不同身份的人去点亮外滩的“第一盏灯”,并以此为圆心,点亮整个上海的夜景。
“点灯仪式”的设计来源于国际方案征集中第一名的作品,袁樵顺着这一思路,打算把这个创意用活:“五一劳动节由劳动模范点灯,六一儿童节小朋友来点灯,上海每次举办国际性的赛事或者其他大型活动,也可以由参赛者来点灯。”长此以往,“点灯”不仅是一种传承和纪念,也会成为上海新的“城市标签”。
“我们讲“建筑可阅读”,通过灯光的设计真的可以实现这一点。”袁樵设想,可以通过灯光的变化来完成“讲述”。比如,外滩万国建筑群中不少楼宇是来自匈牙利的建筑师邬达克设计的,到了他的纪念日,所有由他设计的楼可以同时亮起来。再如,到了每栋楼的落成之日,也可以亮灯以庆祝它的“生日”。
“景观灯时不时发生一些小改变,就能成为大家平常生活中的一点调剂,这是城市的关怀,很有意义。” 袁樵表示。
新闻推荐
11月5日,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博览会将在上海开幕。这是中国政府为推动经济全球化而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它将为全球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