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每个孩子都曾熟读的《木兰辞》,用不足400字的诗篇塑造了“巾帼英雄”的形象。如今,花木兰——这个为和而战、为爱而战的中国“女战神”要站上舞剧舞台,又是怎样的英姿飒爽?
作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参演剧目,由中央歌剧院与武汉市黄陂区人民政府、宁波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共同打造的民族舞剧《花木兰》,11月6-7日将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
“木兰从军”的故事无数次被搬上舞台,甚至走上迪士尼大银幕,和往常人们看到过度拔高的木兰不同,舞剧赋予了木兰更为完整的成长历程,同时注重对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展现了她从邻家女孩长成一代巾帼英雄的过程。
序幕拉开,率先映入眼帘的是圆而大的铜镜,少女木兰对镜贴花黄,如同所有承欢膝下的小女儿,和父亲嬉戏玩耍。随着一轮圆月被血色晕染,温馨的氛围渐变凄冷,木兰一身戎装的孤单身影渐行渐远。曾经田园般宁馨的岁月仿佛还未远去,木兰已经踏上她的战争路。
军营生活艰苦卓绝,但并肩作战的兄弟情谊也让人动容。总导演、编导周莉亚特别设计了“练兵”情节,这场群舞以武术和舞蹈结合的方式编排,并以不同队列和阵容组合,尽显军人的英姿勃发,木兰隐在队列中,突出但不突兀。
木兰隐身军营,最大难题在于“女儿身”,剧中亦有她和男兵共处一室的尴尬和困扰,这细微的情感变化,在充满力量与柔韧的舞姿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木兰与将军的爱情,舞剧也书写了一笔。敢于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木兰,在感情上也毫不含糊,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铜镜和鼓作为两处意喻,能让观众体会到人物心境的变化。
“昨夜梳红妆,今日披盔甲。报答养育恩,替父跨战马。明明女儿身,却开英雄花。家国在心中,仗剑走天下。”
无论是年少时的娇媚活泼,还是从军后的刚中有柔,亦或冲锋陷阵时的舍身忘我,舞剧《花木兰》都未生硬地为木兰贴上忠孝节义的标签,而是在展现其阳光和自信的同时,赋予她对大爱、和平的时代诉求。
舞剧充满古典元素又不乏现代感,中央歌剧院80人大乐队的现场伴奏,为舞剧增添了不少力量。
在剧中饰演花木兰的郝若琦是海军政治部文工团主要演员,曾获“荷花杯”舞蹈比赛金奖、“荷花奖”舞剧金奖。饰演卫将军的黎星,则在丹麦哥本哈根现代舞大赛、意大利罗马现代舞大赛等国际大赛上拿过6个大奖。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高亢刘硕零点前一刻钟,短暂而急促的短信铃声响起,昏昏欲睡的北京市民郭先生看了一眼手机,短信通知:“您尾号为某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