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
据新华社厦门10月25日电(记者何凡颜之宏)走进厦门市陈化成墓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陈化成半身戎装铜像,他目光炯炯地望向远方,右手拔剑欲出,仿佛正要赴前线杀敌。陈化成的直系五世孙女陈慧瑛说,“每年化成祖的忌日,厦门市的市民、中小学都会组织祭奠活动,缅怀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人莫不有一死,为国而死,死亦何妨?我无畏死之心,则贼无不灭矣!”这是民族英雄陈化成在吴淞口布防时激励将士们的壮语。
陈化成,1776年生于福建同安丙州,字业章,号莲峰,16岁时随伯母前往台湾读书习武。22岁加入水师,不久便因军功被提拔为水师额外外委。
1830年,陈化成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驻守厦门。1840年春,陈化成调任江南水陆提督。后在两江总督裕谦支持下,改善吴淞防务。派人到湖北采购精铁,并将废炮重炼,铸造新炮;还依据江防地形修筑土堡二十六座,作为炮台的掩护。同时督造火药,修整炮台,命令士兵严加操练。
1841年秋,英国扩大侵略战争,9月攻陷定海,葛云飞等三总兵壮烈殉国。陈化成在写给同乡、前四川总督苏廷玉的信中说:“设事机不测,亦必以死继之!”
1842年6月16日清晨,东南风大作,英舰队向吴淞海塘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分别向东、西两炮台实行猛烈炮轰。陈化成亲自登上西炮台执旗指挥,守备韦印福和外委徐大华等指挥着西炮台的二十四门红衣大炮及其他炮位,向英舰猛烈还击。双方炮弹往来射击,战斗异常激烈。
接任裕谦的两江总督牛鉴听说陈化成炮战得手,便命令排列总督仪仗,乘坐大轿,鸣锣开道,向吴淞而来。英舰瞭望哨发现了这支仪仗显赫、招摇过市的人马,立刻发炮轰击。牛鉴的人马顷刻大乱,牛鉴更是惊慌失措,抛弃了自己的官靴官帽,混入四散奔逃的乱军中逃走。驻守小沙背的总兵王志元听说总督逃走,也立即带兵远遁。驻守东炮台的参将崔吉瑞,也放弃东炮台逃窜。英军遂占领了小沙背和东炮台。对陈化成防守的西炮台形成了包围之势,吴淞防线全线动摇。
陈化成及西炮台腹背受敌,所率领的部队伤亡较多。部将周世荣劝陈化成弃炮台逃走,陈化成怒斥并要拔剑杀他,周世荣狼狈逃走。炮弹如暴雨一般袭来,击中了陈化成,他又从地上站起来,依旧亲手点燃大炮,并指挥士兵们继续战斗。最终因流血过多,这位67岁的老将壮烈牺牲在炮台上。
新闻推荐
当人们在追根寻源、探求东方艺术作品的基本语言形态时,常常会有“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古代画工画师们选择“这样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