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副校长尤政:别把纳米技术当成企业名片

来源:科技日报 2018-10-25 15:10   https://www.yybnet.net/

“现在所有的企业都想挂上纳米这一张名片,好像这样就能够赢得技术的主动权,但实际上纳米技术要变成纳米产业还需要有一个过程,纳米技术要真正变成产品,它还需要有载体。”10月24日,在苏州举办的中国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纳米科学产业化滞后的一个因素是:许多企业忽视了从技术到产品的中间环节和载体。

“比如纳米材料,我们在实验室可能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没有大规模的纳米材料的生产设备,也不可能去进行工业化,可能永远是在实验室待着。要从一个战略性的技术变成一个大家能够接受的产品,对于中间这段路大家应该有充分的一个认识。”尤政说。

作为21世纪的三大新兴技术之一,纳米技术发展迅速,为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带来了诸多变革性影响。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基本上与国际发展同步,过去二十年中国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纳米科研论文和45%的纳米专利申请量。

不过不少专家认为,虽然中国在纳米科学上领跑全球,纳米技术在航空、生物医学、印刷等领域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中国纳米技术的产业影响力依然有限,纳米科学与产业化之间仍存在脱节。

“中国纳米科技的学术论文发表量和专利申请量都很高,但是产业影响力需进一步提高,纳米科学与纳米技术产业化之间仍存在差异。”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如是说。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所长杨辉认为,过去一段时间的“唯论文论”也是其中一个因素:“我们论文写得好,不代表我们应用都能做得很好,实际上现在还是有点“唯论文论”了,我们纳米产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杨辉提到,纳米技术产业化实际上并不容易,在中国稍不注意就容易踏入“死亡谷”。

“死亡谷”在整个高科技创新领域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在中国,这个现象尤为严重,纳米技术发展到了现在也正面临这个问题,如何才能走出从纳米技术到产业之间的“死亡谷”?

许宁生在报告中提出,中国要推动纳米技术产业化,首先基础研究需要进一步强化,特别是纳米结构的精准、可控制备方法、测量表征技术等,同时还需要政府和产业界的稳定支持,进一步推进重点领域、重点方向的产业化,加强重点技术与重点产业的对接。

杨辉认为,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应该回归理性,各方要紧密配合,避免单打独斗,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人才培养、工程化、产业化、投资、政策、产业规划等要素结合起来,构筑纳米“生态圈”,走出“死亡谷”。

(原标题:院士:别把纳米技术当成企业名片)

新闻推荐

水利部就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督导检查发现问题约谈部分省份

10月23日,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集中约谈黑龙江、江苏、河南、青海省水利厅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负责同志,责令4省和兵团...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副校长尤政:别把纳米技术当成企业名片)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