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述评 港珠澳大桥彰显中国奋斗精神

来源:德阳日报 2018-10-25 09:26   https://www.yybnet.net/

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历时9年建设,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的港珠澳大桥横空出世。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

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从中国高铁迈入350公里时速,到中国大飞机“三兄弟”蓝天聚首;从神舟九号“上九天捞月”,到蛟龙号“下五洋捉鳖”,十年之间,中国在航空、铁路、桥梁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成果。港珠澳大桥正是中国经济、科技、教育、装备、技术、工艺工法发展到一定程度上集成式创新的结果。

港珠澳大桥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由33节巨型沉管组成的沉管隧道是目前世界最长的海底深埋沉管隧道,在深达40米的水下,每一次沉管对接犹如“海底穿针”。受基槽异常回淤影响,E15节在安装过程中经历三次浮运两次返航。紧要关头,广东省政府果断下令在附近水域采取临时性停止采砂,为大桥建设保驾护航,彰显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十几年来,中国建设者以“走钢丝”的慎重和专注,经受了无数没有先例的考验,交出了出乎国内外专家预料的答卷。追求卓越、力求完美,将港珠澳大桥打造成为世纪工程、景观地标的共同追求,成就了港珠澳大桥这个中国桥梁界的丰碑和旗帜。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是一个国家的奋斗精神。施工水域每天有4000艘船只航行,台风、大雾、强对流天气致使每年有效作业时间只有200天左右。面对防洪、防风、海事、航空限高等各种复杂建设难题,全国各地的建设精英们夙兴夜寐,顺境不骄、逆境不馁,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感、自豪感,竖起中国桥梁的高峰,再度刷新了世人对中国工程的印象。

港珠澳大桥是科技工程,也是人心工程,再好的方案和技术最终都需要人去完成。大桥每一个节点的进展、每一次攻关、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可经受历史考验的中国工匠精神。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在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下,一线建筑工人舍身忘我,以“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初衷,焊牢每一条缝隙,拧紧每一颗螺丝,筑平每一寸混凝土路面,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中,将大桥平地拔起。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港珠澳大桥从图纸变成了实体。

中国人对桥情有独钟,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向更远处延伸。中国已经开启“交通强国”新征程,中国桥梁人恰逢其时,奇迹将继续在神州大地上演!

新华社广州10月24日电

新闻推荐

“水”“气”全无证

挂着送水招牌的店铺,为什么总有人提着液化气罐进进出出?10月18日,城中区城管执法局根据城市管理热线“12319”的投诉线索,在...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巴黎之吻》2018-10-25 09:25
评论:(>>>述评 港珠澳大桥彰显中国奋斗精神)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