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当中国交出一份“总体平稳、稳中求进”的季度经济“成绩单”时,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和“风向标”之称的第124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也在南国广州开幕,以独有的方式印证中国经济活力。
15日起,数万名中国厂商、全球采购商云集广州市琶洲岛。
这个历史上出口成交额峰值一度超过全国半壁江山的“中国第一展”,在创立61年后,依然人气十足、活力四射,人们从中感受到的是中国经济坚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1“中国市场不容小觑”
连续16次参展的埃及家电品牌FRESH、连续12年赴会的美国Exotica空气清新剂公司……本届广交会上,记者不仅没有感受到想象中的那份“冷意”,反而因人头攒动的展馆而感到暖意十足。
数字印证着展馆的人气。今年秋季三期展览总面积118.5万平方米,超6万个展位总数,境内外参展企业约2.6万家。
“我们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一年比一年好。我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全球风扇业务的授权代理商、美国东方风扇公司总裁喻志鸿开展后忙得不可开交。这家工程机械巨头企业计划明年将旗下风扇产品引进中国市场 。
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绍,广交会连续第12年设立进口展,其中美国是广交会第二大采购商来源地,近年来每届到会人数均超过1万人。第123届广交会到会11929人,同比增长7.85%。
美国风扇、意大利厨卫精品、韩国智能生活小家电、土耳其高端厨电……2万平方米的展区吸引了34个国家和地区的636家企业参展。不少境外企业就像老朋友如约而至,共同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我们对中国市场信心十足。”英国尤班克公司董事长朱利安·贝兹利说。这家成立于1880年的老牌地面清洁设备制造企业3年前进入中国,如今中国市场已占其全球销售份额的10%,并正在快速扩大。
诸多海外参展商怀抱信心而来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近年来持续稳健的表现以及经济升级迭代的光明前景,也是今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稳中有进的积极态势。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比去年同期增长9.9%,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6.5%和14.1%。在外贸进出口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发展质量和效益正进一步提升。
2 “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愈演愈烈的国际经贸摩擦正给世界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0月9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调低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增长预期。
面对外部诸多不确定性,传统贸易企业如何应对挑战?走进本届广交会,记者在国内参展企业的展台上读取“变中求胜”的故事。
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少中国企业推进以自主创新、自主品牌为核心的国际化。
双滚筒洗衣机、自清洁空调、飨宴冰箱……走进海尔展区,仿佛来到一个“高端卖场”。
“回想起1988年,海尔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只有半个摊位、占地不足5平方米,如今海尔系列产品已走进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尔集团副总裁张庆福说,依靠科技攻关向高端转型,海尔正吹响家电“出海”的新号角。“实践证明,越是面对挑战,越要坚定高质量发展。”
自主品牌出海是衡量一个企业“出海”质量的重要指标。家电巨头海信亮出最新“出海”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海信海外自主品牌销售占比60.2%,销售额同比增长27.5%,在美国、欧洲、南非等地多点开花表现不俗。
本届广交会上,记者看到有的企业因产品物美价廉,在国际市场始终占一席之地,他们也对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更有信心。
3 坚定扩大开放 与世界共享中国红利
自1957年首次开展,广交会迄今已走过一甲子时光。今年恰逢改革开放40年,广交会从单纯出口展到进出口双向展、从“买全球”到“卖全球”的转型,宣示了中国坚定扩大开放推进贸易转型、与世界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的决心。
数据印证着这一转变——广交会迄今累计到会境外采购商约842万人次,累计出口成交超过1.3万亿美元;从第101届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后,广交会设立的进口展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万多家次企业参展。
今天,广交会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开放型国际贸易平台。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改革开放40年来,广交会到会采购商人数翻了十倍以上,欧美采购商比重大幅上升,来自20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赴会参与,在更高层次上运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着中国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共同见证了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中国会一如既往地很好发展下去。”俄罗斯亚洲工业企业家联合会副主席阿廖沙·费多托夫的话,道出众多海外参展宾客的心声。
(据新华社广州10月21日电)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武汉10月24日电为涉黑犯罪团伙充当保护伞,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8名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近期被立案审查。记者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