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家里要注意防盗啊。”“不要担心,我们家门前有警务室,不会有什么事的。”10月22日,马家乡区、乡人大代表一走进社区,就听见群众议论纷纷,这一片和谐不仅是马家乡警务室设立的功劳,也得益于人大代表的为民发声。
设立警务室缓解出警难
“小偷少了”“打架少了”“吸毒少了”“小孩上学安全了”……说起乡村警务室带来的好处,村民们就沸腾起来了,但在2015年马家乡派出所撤并到西眉镇派出所后,马家乡的状况却不甚理想。
自2015年乡镇派出所警力整合后,原有的马家乡派出所撤并到西眉镇派出所,虽然行政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基层矛盾逐渐增多,派出所管辖范围扩大后,治安管理及服务难以覆盖部分偏远地区,引发基层治安管理真空的新问题。
撤并派出所后,当地群众对于安全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在人大代表专项监督营商环境和民生领域工作行动开展中,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在乡人大主席团的组织下主动发挥人大代表专项监督职责,积极与乡党委政府、西眉镇派出所协调,提出在马家乡设立警务室的构想,经过充分调研后,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对设立警务室的构想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大力支持。
2018年4月,在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常委会以及马家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眉镇派出所在马家乡派出所原址改建警务室,设置值班室,派驻高素质值班人员。警务室的设立实现了马家乡范围内警力的合理覆盖。
扎根基层快速调处矛盾
马家乡辖12个行政村、1个社区,共计1.9万人,毗邻重庆市潼南区花岩、三家、大安等乡镇,设立警务室对当地震慑违法犯罪、快速调解纠纷至关重要。设置警务室后,驻勤民警发挥一线优势,快速处置基层警情和矛盾纠纷,彻底解决了以前从派出所到偏远辖区至少半个小时以上的问题。
今年,马家乡警务室帮助一名失联女子回家的事得到群众的广泛赞扬。
不仅如此,马家乡警务室在就近化解村民纠纷、构建平安农村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调处治田村吴某建房、杨某骗婚案,多次协助马家乡党委政府处理“西区石油主干线”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问题,切实保障了政府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自警务室成立以来,马家乡警务室共调处各类纠纷矛盾150余起,极大地震慑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健全完善驻勤职能
公安工作除了维护群众安全保障人民利益,还有一项重要内容是户籍管理。在马家乡派出所撤并后,群众不得不去路途更远的西眉镇派出所办理户籍、身份证等业务。因时间和经济成本加大,人民办事不方便,群众满意度直线下降,但警务室并不具备户籍办理的设备条件,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又成为了马家乡人大代表心中的一项牵挂。
在实地调研后,马家乡人大代表又有了新提议:请警务室驻勤民警代办。
为让群众少跑路,目前,马家乡人大代表正在与党委政府和西眉镇派出所沟通协调。力争在警务室开通“户籍业务逢场天代办绿色通道”,由熟悉办理业务的民警向有需要的群众告知办理相关户籍所需材料,再由警务室民警带回派出所,证件办结后,再由警务室民警取回,方便群众领取。
为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马家乡区、乡人大代表将继续发挥联系选民、服务群众职能,充分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爱护、支持基层警务工作,使基层警务室能够更好地发挥稳定和服务基层的作用,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建设平安马家提供坚强后盾。
(全媒体记者郑捷)
新闻推荐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 支持民间资本投入 国家重大战略及补短板项目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记者安蓓)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24日说,将紧盯重点领域,积极吸引民间投资参与建设,支持民间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