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福特
从吃穿用度到日常消费,从财富积累到学历经历,从职级职位到收入待遇……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喜欢比较,而一旦走入盲目攀比的怪圈,则容易内心失衡、陷入迷茫。置身于物质丰盈、充满诱惑的现代社会,如何避免不良影响、防止攀比心态,做到冷静理性、独善其身,是摆在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现实考题。
攀比之心,往往源于不自知和不知足。观察一些落马官员,他们一开始尚能做到清正自守,但看到老板们有求于己,认为他们远不如己,却能坐拥豪宅、豪车代步,一番攀比之下,心态便逐渐发生变化,越来越不满足于现有的生活,最终内心扭曲,在行为上一发不可收拾。
拒绝攀比,贵在涵养健康心态,正确看待自己的岗位和业绩。有差异就会有比较,良性的竞争离不开必要的对比。但是,倘若一味攀比业绩或职务,则容易心为物役,甚至变得鼠目寸光、不顾大局。还有一些领导干部,苦心攀比职务晋升的速度。现实中,受能力、际遇及单位情况等影响,职务升迁不可能齐头并进,个人追求进步无可厚非,但助推攀比之风则贻害无穷。切不可觉得组织亏待自己而消极怠工,只盯着岗位升迁而苦心钻营,为了快速升迁而急功近利。杜绝攀比之心,正视自己的岗位和业绩,不投机不钻营,才能以平常心态做好本职工作。
其实,搞攀比莫如强本领。攀比如同一道锁链,容易束缚人的手脚,限制人的发展。打开视野、放眼长远,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拓展人生格局。从前有位拳击手,每次与一位对手比赛总是落败,于是紧盯这个对手,研究他的拳路,希望通过苦练打败对方,却屡屡无法如愿,陷入了困境。一位老者劝他:把提升自我作为目标,而不是追求打败别人。后来,他把过去抛之脑后,扎实练习、全面发展,结果在几年后的比赛中轻松战胜了原来的对手。一个人最大的对手就是自己。领导干部应当端正心态,脚踏实地,与其陷入无谓的攀比,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把工作干好了,业绩与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攀比像一个陷阱,领导干部应增强防范意识,避免坠入其中。警惕攀比心理,远离攀比之风,我们培养的是广阔的胸襟,成就的是开放的心态。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刘智强在贵州省织金县城东门内,有一条砂锅街,走进去,一栋栋古朴的青石房门面内,摆放的是一排排精致的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