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国内空白
据新华社郑州电(记者 李鹏)自带弧度和大陡坡、形似一轮新月和登云天梯的1.65万吨斜拉桥24日凌晨在河南郑州近郊的夜幕中转体成功,标志着在建的郑万铁路顺利跨越徐兰高铁,同时也填补了国内小曲线、大纵坡、大偏心转体斜拉桥施工的空白。
与结构对称的T构转体桥不同,这座由中交二航局承建、重量堪比轻型航母的单塔双索面曲线斜拉桥造型“怪异”。桥长341.5米,塔柱高度88.94米,桥体有曲线半径1400米的弧度,且桥面并非在同一水平面,首尾落差达7.5米,球铰偏心距离84.7厘米,是目前国内曲线半径最小、纵坡最大、球铰偏心最远的高铁斜拉桥。
作为郑万铁路河南段技术含量最高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和国内首例小曲线、大纵坡、大偏心斜拉桥建造转体施工,智能信息化技术在此次施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河南郑州到重庆万州的郑万高铁,是我国《铁路“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快速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818公里,跨越豫鄂渝三省(市),是西南连接中原的主要客运高速通道。
新闻推荐
□新华社记者周科港珠澳大桥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珠海迎来全新发展机遇。从一座落后的边陲小镇成长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