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新闻 社会新闻 财经新闻 股市新闻 国际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内新闻 > 正文

我们的节日·重阳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来源:梧州日报 2018-10-17 09:06   https://www.yybnet.net/

人到中年,愈加感叹流年无情。而年迈的双亲,衰老指数也是一年比一年剧增,这是不由人的意志转移的自然规律。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常伴父母身边?不少人怀抱“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之豪情奔向远方。学习,工作,长大了如脱缰野马,如羽翼丰满的大雁,离乡远去,空留一个苍凉的背影。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离家在外的我们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在闲暇有空的日子,多给父母打打电话,有时间多回家陪伴父母。毕竟,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他们留给我们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我们兄弟姐妹四人,除大哥外,其余三人皆工作在外,父母均在老家。一年回家的日子算起来也不过春节、清明和中秋节,还有就是每年父母的生日,陪伴父母的日子屈指可数。这也是每次家里过个小节,父母都会特意打个电话过来,问是否有空回家的原因吧。个中深意和浓淡亲情,尽在不言中。

有人说,人生中幸福的来源,就是对事情抱有仪式感。节假日结伴回家,给父母过生日,就是一种仪式,约定俗成的。离家怀乡的我们,无奈只能在特定的日子里以这样的方式与父母团聚,与兄弟姐妹众亲人“合家欢乐”,寻回初心,聊寄乡愁。对我们而言,这样的时刻,虽然一年没有多少天,也不及古人“沐浴焚香、抚琴赏菊”那般诗意,却也会因为生活里的小小仪式、小小郑重其事,而让父母稍感慰藉,让亲情得以延续,让平凡生活中激发出一丝丝涟漪,也让生活过得更温情和有趣一些。

因为无意识的遗忘,因为亲情的淡漠或疏忽,因为仪式感的缺失,都使我们丧失了太多美好的记忆,丧失了从平凡生活中感知幸福的能力。

多年前,我曾经忘记过父亲的生日。

那时我还在老家一家企业供职,因为工作的关系,当时回到家已是华灯初上。那一天,姐姐、姐夫、哥哥他们都回来了。全家人平时难得团聚的,今日这么集中,肯定有什么喜事吧,我当时一脸困惑,也不多想。只是看着大家的脸,都喜气洋洋的,像是在过什么节。

我却像往常一样,一到家就钻进自己的“狗窝”。可是刚到门口,母亲叫住了我。“你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我想了大半天,摇了摇头。

“今天是你爸爸的生日,”母亲急得直瞪眼,又问:“刚才走进门口,跟你爸说了什么没有?”

“叫了一声,就进来了。”我这样说,心下不免愧疚,我怎么如此健忘,连一句“生日快乐”都省略了呢。正暗暗自责,姐姐走过来了。“我的少爷,你就这么两手空空庆贺老爸的生日?”她装出很奇怪的样子,歪着脑袋,一手藏在身后,一手向我伸来“生日蛋糕买了没有?”那神态,像是审讯一个“失职者。”

“这……”我无言以对。

我得承认,当时确实是记不得父亲的生日了。原因倒不在于工作忙,而是我太不走心,根本就没有想过,父亲也同我们一样,格外珍视这特殊的日子。事实上,我一直过得很清闲,精力过剩,时间多得无处打发。相比之下,身为医生的父亲,才是真正忙碌到了极点。从早上到傍晚,迎来了朝阳送走了日落,可说是很少歇息过,常常是午饭连同晚餐一起吃,有时还在用早点,楼下已是人声沸腾。父亲像极一个上足发条的钟,时间大多是在点燃患者的希望中度过的。或许正因为这样,父亲才念念不忘自己的生辰之日吧。毕竟,在亲情簇拥和儿孙绕膝的时刻是开怀和幸福的,而且一年到头才有这么一天!我怎么可以糊涂到这个地步呢?

更令我惭愧的是,父亲对我的生日可是牢记在心。在外求学多年,哪一年不收到父亲寄来的深情和关爱?在每一封信的背后,浓郁的爱子情怀透出纸面,读之热泪盈眶。同是过生日,两代人的心境,竟然相差这么大!

那天晚上,父亲仍像往常一样,忙到八点多钟。我们都以为他忘了今天的大好日子了,直到送走最后一个患者,他才拖着疲惫的身子,上楼接受子女们的祝福。只见他兴冲地跑上楼,兴奋得如同一个天真的孩子:“我刚才接到一个电话,是阿威从广州打来的……你们瞧,这是他两天前寄回的生日卡!”

阿威者,我侄子也,时年十六,还在广东上中专。

我的脸一下子红到脖子根……

在我的印象中,我奶奶的唠叨是出了名的。偏偏幼时的我最受不了这一套。反抗的方式是:要么对她的“长篇报告”左耳进右耳出,敷衍了事;要么设法装睡或逃之夭夭,目的很简单,让耳根清净。

真正读懂奶奶的唠叨,是从母亲开始的。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母亲也秉承了奶奶的“遗风”,变得话多起来了。小到家居环境卫生,大到为人处世,无不在她的舌锋“势力范围”内,让我饱受“忆苦思甜”的革命传统教育。

母亲是一地地道道的家庭妇女,一生没有上过学,为人却正直淳朴,善良热心。也许是吃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她希望我能好好学习走出去,为她增添荣耀。虽然我对她的唠叨记不住多少,也讨厌她那没完没了的“干扰”,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还是在她的唠叨声中悟出一些道理。

记得还在老家工作时,我常常疏于回家,一则慑于父亲的严厉,二则与两老“无话可说”。所找借口无非单位加班或应酬忙之类。每每这时,我都能在母亲的眼里看到一丝失望。然后是一贯的唠叨:“我们都老了。希望你们有空就回家看看。我们不图你们能带回来多少东西,只要是能见上一面,哪怕是接到你们一个电话就心满意足了”。接着她向我讲起子女不在身边的落寞,讲起看到别人家儿孙绕膝尽享天伦的欢愉,讲着讲着,眼泪就流出来了。

看到母亲伤怀的样子,我不由地一惊,心里像是被什么刺痛似的一阵难受。什么时候,父母以前乌黑的头发开始变得灰白,额头上布满了深浅不一的皱纹,老年斑也在脸上、手上“落户”了。今年的清明节,两老更是第一次缺席祭祖,因为他们皆有病痛在身,实在走不动了。这些,以前我怎么就没留意呢?

有一次我出趟远门,忘了告诉母亲一声,几天都没有打电话回家。回来后,父亲告诉我,“你知道你母亲想你么?”他说,那段日子,母亲坐卧不安,一个人默默地煎熬承受,饭茶不香,神思恍惚。我偷偷看看一旁的母亲,不敢说一句话。父亲话音刚落,母亲那独有的唠叨便“大珠小珠落玉盘”般向我倾泻,把我“淹没”……

随着年齿渐长,我渐渐理解母亲的唠叨或爱找人聊天的苦衷了。她是“内心寂寞”,“有话要说”啊。这与我们上网聊天,找朋友“诉说衷肠”是一回事,为的就是“解解闷儿”。其实,找人说话是老人的一种需要、一种欲望,他们怕被儿女当成多余人,渴望与人交流,有人倾听。当他们感到孤独、抑郁和寂寞时,若得不到宣泄和释放,想不开,郁积于心,会对身心造成伤害。陪他们说说话、聊聊天,将胸中的郁闷倾诉出去,既有益于身心健康,又有助于增进两代人的感情。

现在我们兄弟姊妹四人早已各自成家,母亲也成了奶奶、当了外婆,可她依然没有闲着,依然爱唠叨。但我们已经在唠叨里读懂母亲。同时也体会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确实,对子女来说,来自母亲的声音,是最美丽的声音。

一晃数年过去,有关双亲的过往历历如昨。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父母在哪,家就在哪。不管你走多远,有任何委屈,父母都是你坚强的后盾。任何时候累了乏了,你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朝着回家之路狂奔,父母永远在家门口张开双臂迎接你的归来。可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百年了,我们心灵的寄托便再无归宿,剩下的,也只有一条一走到底的归途而已。

就让我们把有限的生命尽量的靠近温暖,温暖我们的父母,陪伴双亲渐老的年华吧。

这是一种精神和情怀的传承。毕竟为人父母的我们,也有芳华老去的一天,也要安放一种情感,它的名字叫孤独。

新闻推荐

药监部门决定书载明 行政处罚 长春长生91亿元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记者赵文君)16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依法从严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深圳的胸襟2018-10-17 00:00
评论:( 我们的节日·重阳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