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振
新华社近日报道,记者在基层调研时发现,一些地方热衷于在生态保护方面上一些见效快、看得见的工程,如盲目打造湿地公园、绿地草坪、豪华公厕等华而不实的 “盆景”,而本该优先解决的河流水质、水源地环境、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等问题,却迟迟得不到根本性改善。
生态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这几年,污染防治力度之大、制度出台频度之密、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已成为社会共识。应该说,一些地方多建绿地、多建湿地,正是转变思想观念、追求“绿色GDP”的表现,某种程度上值得肯定。
但也应看到,凡事都要因地制宜,生态保护更是如此,脱离实际一味“大干快上”,结果可能违背自然之道。一位水务工作者举例,在水资源富裕的地方引水造湖改善生态,对环境有正效应,但在缺水干旱地方人工修造大水面,蒸发量大加上水底渗漏,浪费很大。再如报载,东北有的城市片面向南方先进城市看齐,不考虑本地寒冷气候,建设大面积草坪,造成大片死亡。这些工程看似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有的也在一定程度上美化了城乡环境,但因为不尊重自然规律,结果可能花了巨资却事与愿违。
更应看到,生态保护包括很多层面,应有轻重之分、缓急之别。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当首要解决,锦上添花的工程在地方财力充足情况下可以为之,否则应适当推后。然而,一些财政并不宽裕的地方,在尚未解决水源地保护、污水治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本环境问题情况下,盲目攀比,投入巨资建设湿地公园、豪华公厕,显然超越了发展阶段。如果百姓喝的是污染物超标的水,基本健康尚得不到保障,大片的花海草地有什么意义?如果垃圾围城问题迟迟无法解决,公厕建得再豪华于环境何益?不利用有限财力物力,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生态保护工作,解决基础性的、当务之急的问题,而去追求面子好看的工程,脱不了造“盆景”之嫌。
把生态保护做成“盆景工程”,看似新情况,实则老问题,根源还是干部政绩观出现偏差、生态保护观念扭曲,只做看得见的、容易做的、短期见效的,不做看不见的、基础性的、见效慢的。加之“一把手”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唯上不唯实的“拍脑袋”决策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时有发生。有人将之比喻为“盲目贷款买名牌”,面子好看,但背后隐藏诸多隐患,如财政巨额透支背上沉重债务、项目因资金困难“烂尾”、城乡生态环境遭到人为破坏等,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发展。
生态保护工作中的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说明仅以外部机制倒逼思想转变,远不是想像中那么简单。这里面有责权不匹配、专业能力不足等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政绩观错位和科学发展能力的欠缺。应对各地生态环境保护工程进行必要的梳理,对财力本就紧张却大搞形象工程的做法坚决叫停,对已建成却达不到预期治理污染目标的工程要严肃问责。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去年就将建大广场、大牌坊等乡村建设负面案例印发各地,对照警醒,避免出现类似现象。“盆景工程”颜面扫地,“里子生态”才能正本清源。对“盆景工程”进行有力问责,才能倒逼将有限资源用在刀刃上,惠民利民。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岩“这次日马是我的第十次半程马拉松,我的马拉松之路是从日照开始的!瞧!我的帽子还是2017年日马发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