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日上午,白宫西翼椭圆形办公室,特朗普与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会面,随后一个震动美国政坛的消息突然而至:黑莉宣布辞职,将在今年年底正式离职。作为特朗普内阁重要的女性成员,过去21个月以来,黑莉成为特朗普“美国优先”原则在联合国的“急先锋”。同时,她还是美国历史上第五位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女性。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与国务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家安全顾问)等要职一直不乏女性身影,在美国外交和安全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一道独特风景。
本报记者赵恩霆
五位女代表中
三人从国安会起家
黑莉辞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这事,早在4月就曾有过传闻。当时,黑莉抢在白宫之前宣布美国将追加对俄罗斯的制裁,随后特朗普出面否认,白宫也将黑莉所言归咎于“一时糊涂”,可黑莉却回应称自己很清醒。
2017年1月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前,黑莉是共和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她是美国南卡罗莱纳州首位印度裔州众议员,后来还成为该州首位印度裔州长。而获任常驻联合国代表,使她成为美国政府外交安全团队要员。
与黑莉出使联合国后才参与特朗普政府外交和安全决策不同,在常驻联合国代表职位上,她的四位女性前辈都比她更早地接近白宫外交安全政策决策圈,并因此开启高光时刻。
2006年去世的珍妮·柯克帕特里克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常驻联合国代表。1981年2月至1985年4月,她出任共和党籍总统里根政府的常驻联合国代表。
当年,柯克帕特里克的“鹰派”立场和新保守主义者标签,以及1979年11月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后来出任里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理查德·艾伦的注意。柯克帕特里克随后成为里根竞选团队的外交政策顾问,此后出使联合国也就顺理成章了。
柯克帕特里克之后的三位女性常驻联合国代表——马德琳·奥尔布赖特、苏珊·赖斯和萨曼莎·鲍尔,则发迹于国安会。
黑莉的前任是奥巴马时期第二任常驻联合国代表萨曼莎·鲍尔,这位曾获普利策奖的记者,在奥巴马刚当选联邦参议员时就作为其助手,并从2007年起担任奥巴马竞选团队的外交政策顾问。奥巴马上台后,鲍尔获任总统特别助理、国安会负责多边和人权事务的高级主任。
2013年8月,鲍尔接替苏珊·赖斯出任常驻联合国代表,后者在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担任该职,是美国第三位女性常驻联合国代表。离开联合国后,苏珊·赖斯在奥巴马第二任期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在克林顿时期,苏珊·赖斯1993年至1997年期间就在国安会工作,先后担任国际组织与维和部队组组长、总统特别助理兼非洲组组长。1997年10月尚不满33岁的她,出任负责非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直至2001年1月。
这段时间里,奥尔布赖特正在克林顿政府大放异彩。她先是在1993年1月至1997年1月担任常驻联合国代表,随后在克林顿第二任期担任国务卿,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国务卿,也是苏珊·赖斯的上司。
而奥尔布赖特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缘分,则要追溯到1978年卡特政府时期,当时她在老师、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的领导下,负责国安会与国会的联络工作。
国务卿和国安顾问
才算巅峰时刻
奥尔布赖特在国安会的工作,随着1981年共和党人里根入主白宫而结束,随后她回归学术界,继续美国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关系的研究和著述。
历经里根8年和老布什4年执政后,民主党重掌白宫,克林顿1993年1月上台。彼时,与克林顿已有五年交情的奥尔布赖特,获任常驻联合国代表一职。
虽然在这个位置上干满了克林顿的第一任期,但奥尔布赖特的政治诉求显然不止于此。以她的强势作风和立场,不会甘做美国政府在联合国的传声筒,她的目标是更高层级外交与安全政策的制定者和首席执行者。
1995年,奥尔布赖特率美国代表团出席在中国举行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她邀请当时的“第一夫人”希拉里作为代表团名誉主席一同出席。第二年,希拉里“投桃报李”,邀请奥尔布赖特一同出席美国律师协会年会并作大会发言。
随着希拉里在美国政界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她在克林顿决策中的特殊作用,当克林顿开启第二任期后,奥尔布赖特的外交能力和当初的“人情投资”有了回报,她被任命为国务卿。
国务卿在美国政治序列中位置极高,是排名第一的政府部长,也是国安会首席成员。特殊情况下,国务卿是副总统(兼任参议长)、众议长、临时参议长之后,排名第四的总统继任者。
众所周知,希拉里在丈夫克林顿卸任前夕成功当选联邦参议员,成为首位担任公职的“第一夫人”,并在2006年顺利连任。2009年1月奥巴马上台后,昔日民主党内的竞争对手希拉里获任国务卿,直至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才卸任。
希拉里以联邦参议员身份活跃于国会山时,另一位女强人以前所未有的影响力贯穿小布什的两届总统任期。她就是小布什的“女军师”康多莉扎·赖斯。
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康多莉扎·赖斯出任小布什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是首位担任这一职务的女性,也是第二位担任该职的非洲裔美国人。此后至2009年1月,康多莉扎·赖斯出任小布什第二任期的国务卿,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非洲裔国务卿,也是继科林·鲍威尔之后第二位非洲裔国务卿、继奥尔布赖特之后第二位女性国务卿。
1987年斯坦福大学的一场晚宴上,康多莉扎·赖斯谈及苏联问题的观点引起了曾任福特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后来又担任老布什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斯考克罗夫特的注意。老布什上台后,她便进入国安会任苏联事务司司长,并成为老布什夫妇的朋友。
凭借这层关系,小布什1995年当选得克萨斯州州长后与康多莉扎·赖斯结识,并在参选总统后将她招致麾下,这才有了康多莉扎·赖斯在小布什两届任期先后官居国安会和国务院大位。在她之后,官至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女性就是与她同姓但不沾亲、同为非洲裔但年纪小10岁的苏珊·赖斯了。
一个比一个强硬
深刻影响美国对外战略
柯克帕特里克出使联合国的时间略显久远,当时正值美苏争霸末期,美国处于强势地位。1981年10月,刚到联合国任职8个月的她便给40个第三世界国家常驻联合国代表发信,指责他们“恶意损害美国的好名声”。
与前辈柯克帕特里克一样,萨曼莎·鲍尔和妮基·黑莉这两位常驻联合国代表也忠实地履行了美国对外政策和价值观的代言人角色,特别是在安理会围绕伊核问题、叙利亚问题、朝核问题等国际和地区热点与其他国家的代表们唇枪舌剑。
相比之下,奥尔布赖特在联合国的表现更加强硬和赤裸,尤其是针对在联合国行政和财政改革问题上不愿完全听从美国意见的时任秘书长加利,奥尔布赖特软硬兼施,直至威胁“如果加利连任,美国将退出联合国”,最终动用否决权把加利赶下台。
同时,她极力主张对外用兵,曾在美国是否出兵波黑和空袭南斯拉夫问题上,先后言辞强硬地批评时任美军参联会主席科林·鲍威尔、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塞缪尔·伯杰慎重使用武力的立场,以至于被媒体冠以“战争女人”“面孔铁板的克林顿内阁主战派”。
苏珊·赖斯因为父亲与奥尔布赖特丈夫的朋友关系,而与奥尔布赖特成为忘年交。她之所以能不到33岁便出任助理国务卿,也与时任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力荐有很大关系。
她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光鲜履历,也成为她在奥巴马时期出使联合国,并进一步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垫脚石。她在联合国是出了名的暴脾气,也因为在美国驻利比亚班加西领事馆遇袭事件后仍发表误导民众的言论,没能获得足够多议员支持而无奈放弃国务卿提名。
苏珊·赖斯与奥巴马关系密切,因此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后,她在白宫的影响力无出其右。当初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竞争中,苏珊·赖斯选择站队奥巴马而不是希拉里,这一赌也为她迎来了职业生涯巅峰,据称奥巴马甚至把她视为妹妹。
在苏珊·赖斯之前,深度影响奥巴马时期白宫外交与安全战略决策的人是国务卿希拉里。奥巴马刚上台半年,希拉里便在访问东南亚期间高调喊出美国“重返亚洲”,以此为基调制定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成为其主要推手。而她在2016年代表民主党与特朗普角逐白宫一役,更是达到美国女性的政治巅峰。
康多莉扎·赖斯也在小布什政府有着无可匹敌的影响力,从白宫到出国访问,从小布什在得克萨斯州的私人农场到马里兰州的总统度假地戴维营,康多莉扎·赖斯始终在侧。
当时,甚至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小布什总统会听取切尼(副总统)的意见,对鲍威尔(小布什第一任期国务卿)的提议也给予重视,但总是在和康多莉扎·赖斯商量后做出最后决定。
新闻推荐
深秋时节,一场多军兵种联合防空对抗演练在华北腹地多个区域拉开战幕,空军地空导弹兵部队发射十余枚导弹有效抗击多个来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