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余齐斌通讯员程军)为顺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马钢高炉装备和节能环保水平,10月10日,马钢1号高炉大修工程开工,计划投资5.2亿元,施工工期123天。
1号高炉于1994年4月建成投产,2007年2月停炉大修,第一代炉龄共计12年零10个月;第二代炉役自2007年6月18日投产,至今已10余年,在工艺、设备、安全、环保等方面存在诸多局限和不足。
本次大修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造性工程,主要项目有高炉本体(含炉壳)的设备材料全部重新设计、更换,炉体冷却改为软水;出铁场平坦化改造;增设均排压煤气回收和炉顶除尘设施;煤气上升管、下降管及重力除尘器内衬更换;湿法除尘改为干法布袋除尘;采用相应的干法TRT系统;新增炉顶单点除尘;重新设计功能完善的中控信息化监控和操作环境;热INBA法渣处理改造为环保底滤法渣处理等。工程完工后,不仅大幅提高高炉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且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据悉,本次大修采用国内外先进设备与技术;设备、材料的选择立足于国内,总体工艺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同类型高炉的先进水平;采用精料、高风温、高压、高富氧、大喷煤等先进的冶炼工艺及相应的技术装备,实现优质、高产、低耗、长寿、环保。目前,1号高炉大修工程施工总图布局、管理制度汇编、技术协议与技术附件制定、长周期设备材料采购程序启动、备品备件洽谈、招标文件形成、EPC总包招标、放残铁方案制定等工作已经完成,而炉顶平台扩建、干法除尘基础、煤气脱盐塔基础、出铁场南场外扩平台、制粉三期工程、水渣电气楼等项目已提前开工。
新闻推荐
记者9日从人社部获悉,人社部党组日前刊发《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一文指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